【歸真堂轉道新三板 曾因活熊取膽折戟IPO】12月14日,因“活熊取膽”一度遭輿論聲討的歸真堂,在股轉系統披露股轉說明書,正式申請登陸新三板。
IPO未成,歸真堂改道新三板
12月14日,因“活熊取膽”一度遭輿論聲討的歸真堂,在股轉系統披露股轉說明書,正式申請登陸新三板。
或也正因此,在全國股轉系統披露的股轉說明書中,福建歸真堂藥業有限公司(歸真堂)開篇就是提示風險:此前輿論對黑熊養殖和無管引流存在誤解,公司“在保護動物的前提下,通過養殖黑熊,合理利用藥用動物資源,為中醫臨床及治病救人提供源源不斷的中藥材資源”。
公告稱,部分組織或者個人仍在沿用過去的或非法的個案照片和錄像渲染中國的“養熊取膽”現狀等不利輿論,還有一些國際組織以中國麝類資源極大下降和部分“養熊取膽”技術條件達不到要求為借口,蓄意非議、攻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政策和傳統中醫藥,并多次利用國際會議或重大國際活動等各種場合或機會,組織抗議、示威,影響到中國一些正常的野生動植物及產品國際經貿活動,部分組織或者個人呼吁取締黑熊引流膽汁生產熊膽粉,嚴重影響公司的企業形象及經營。
根據資料,歸真堂成立于2000年,主要從事熊膽粉系列中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原材料來自于其子公司歸真堂生物的黑熊生態養殖基地,主要產品是熊膽粉和熊膽膠囊。2013年、2014年、2015年1-8月熊膽粉系列中藥產品銷售收入合計14788.657萬元、15650.605萬元和9610.388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6.12%、90.73%和93.04%。
早在2009年,歸真堂就開始準備上市,但沒想到從刊登上市輔導公告開始就陷入輿論圍攻。
2009年11月15日,歸真堂在福建的地方媒體《泉州日報》刊登上市輔導公告。
到了2011年初歸真堂正式申請上市,并開始了環評公示。環評公示提及歸真堂上市募資,適用于養殖黑熊,并擴大熊膽粉產能。
由此,活熊取膽問題迅速引爆,并在當年全國“兩會”上成為熱點話題之一。
其中,2011年2月9日,中國青年報曾率先刊登《市場應對歸真堂“活熊取膽”亮“紅牌”》等文章,并引發巨大爭議。當時有報道提及,歸真堂暫緩上市。
到了2012年2月1日,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上,證監會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在這份情況表中,福建歸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再度上榜,名列第28位,所屬領域為中藥制品。
這一消息迅速被媒體曝光,并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和抗議。
這一輪論戰更為激烈,不少名人及國際動物保護組織均介入,國家林業局甚至表態不違法就可上市。歸真堂通過開放黑熊養殖基地等公關措施也未見效。
在爭論近一年多后,2013年4月3日,證監會公布了一批中止審查的擬IPO企業名單,歸真堂在列。
2013年6月,在IPO自查“大限”的最后一周,終止審查企業數再度井噴。
彼時歸真堂表示,IPO不是好時機,因此上市宣告終止,“在未來時機成熟時,公司將不排除擇機再啟IPO”。
不過,根據股轉說明書,未能上市成功,并未影響歸真堂的業務的穩步發展。
數據顯示,歸真堂凈資產從2013年的3.34億元提高到了2015年8月的10億元,每股凈資產從2013年的5.57元,提高到了2015年8月的8.55元。
不過,歸真堂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并未大幅增長。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8月,歸真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2億元、1.73億元和1.04億元,凈利潤分別是5911萬元、5771萬元和3024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從2013年的19.47%大幅下降到2015年8月的7.32%。
目前,歸真堂仍牢牢地在邱榮輝家族的控制之下,合計持股比例達到42.28%股份表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