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外互聯網企業裁員風波接踵而來,連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都在執行縮減招聘名額的對策。推特(Twitter)、JustPark、鳳凰網等令人矚目的互聯網企業也被卷進“不得不”裁員縮減開支的漩渦。
今年以來,國內外互聯網企業裁員風波接踵而來,連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巨頭都在執行縮減招聘名額的對策。推特(Twitter)、JustPark、鳳凰網等令人矚目的互聯網企業也被卷進“不得不”裁員縮減開支的漩渦。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推特于10月14日宣布裁員336人,約占員工總數的8%,裁員對象主要為產品和工程師團隊。國際商報記者了解到,在此次裁員計劃推出不久之前,聯合創始人杰克·多西(JackDorsey)剛剛出任CEO,其在今年6月表示公司需要更好地理清各個項目的所有權,并于8月對產品團隊進行重組。由此看出,公司再次裁員早已有征兆。
為何一向被看作是新經濟增長點的科技企業也會出現大幅裁員現象?
科技企業日子不好過
JustPark公司近日大批裁員,裁員人數接近員工一半。有推測認為JustPark大幅裁員是因為入不敷出,過多費用用于市場營銷宣傳和招聘。JustPark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通過手機APP為人們解決找停車位的苦惱,用戶可以將自家閑置的花園或車位出租。其特色是減少司機因停車場停車的高昂費用。
在股權眾籌期間,公司在34天內以15.61%的公司股份于2月從2916個投資人處獲得總計370萬英鎊的投資,并與寶馬達成獨家戰略合作。
無獨有偶。應用程序Snapchat的運營團隊于10月13日宣布將永久關閉原創內容“閱后即焚”項目“SnapChannel”,并裁減該團隊的大部分員工。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是Snapchat“斷臂自救”的表現。
此外,惠普、微軟、戴爾、IBM等大牌科技公司的裁員計劃都達到萬人級別,思科、英特爾、索尼、西門子也有數千人被列入“離職黑名單”。而在這些公司的裁員計劃中,中國員工是“受害者”之一?!安脝T和公司當下業績有必然聯系,但往往也和公司過去戰略戰術有所失誤相關。”梧桐樹資本創始合伙人童瑋亮對此表示。
童瑋亮認為,相對于處在行業領導地位的公司,現在處于行業“第二梯隊”的企業的危機更加明顯?!盎ヂ摼W行業是贏者通吃,處于行業‘第二梯隊’的企業生存會比較困難?!?/p>
科技業泡沫凸顯
在資本市場上,科技企業的表現也讓人感到擔憂,特別是首次公開募股(IPO)熱潮正在降溫,上市后市值大漲的現象已經很少出現。今年以來,美國股市只有11%的IPO來自科技公司,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對于向創業公司投入巨資并期待上市的投資者來說,這的確不是一個好消息。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裁員、上市表現不盡如人意都傳遞出了一個統一的信號——看似蓬勃發展的科技業正在削減成本,裁員令人擔心科技業是否開始發生改變。此舉也釋放了“早期預警”信號,即裁員只是市場走軟的一個癥狀——不斷上升的科技企業死亡率、不斷攀升的應收賬款都將隨著科技業泡沫的破滅而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吳慶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互聯網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與舊經濟有一個共性,就是贏家通吃。比如打車軟件一出來,市面上才有幾家公司競爭,往后就開始不盈利了,寡頭競爭導致這個行業沒辦法繼續生存。在這種環境下,最后剩下的企業一定是很少數。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已經有兩千多家公司了,它們的未來會是什么樣的?想想就能知道。”
據了解,基金公司在過去數年中囤積了大量創業企業股票,包括投資打車應用Uber、線上存儲服務商Dropbox和房屋短期租賃服務商Airbnb等熱門公司。據風險資本研究公司CBInsights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最大的5家基金公司已經在創業企業中投資了83億美元,2011年全年僅投資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