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貨幣寬松的大環境并未發生變化,國內經濟結構轉型以及改革紅利的釋放有助于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提高,而國內匯率整體還算穩定,美聯儲年內加息“靴子”也終于落地,綜合一系列因素考慮后,我們依舊看好年內的市場行情。市場分歧不在于指數漲跌,而在于市場風格是否會切換,需要提防臨近月底市場風格出現的短暫切換,建議配置上適度均衡。
12月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近期降準等寬松政策預期有所抬升。上周四美聯儲如期宣布了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BP的決定,美國加息必然會加劇全球資金進一步由新興市場國家向發達市場國家流入態勢。市場預期央行可能會采取包括降準、公開市場操作、SLO在內的多種方式進行積極對沖,以確保國內流動性充裕和貨幣市場利率的穩定。總的來講,我國貨幣寬松的大環境并未因美聯儲加息事件而發生變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或將釋放局部政策信號,有利于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比歷年任何一次都要晚,主要原因在于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及高層對2016年經濟定調的慎之又慎。我們認為本次會議的聚焦點有望落在“供給側改革”,包括房地產去庫存改革,以及國企改革方面。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對當年經濟的總結,對第二年經濟的展望與布局,不排除會出臺局部的與產業相關的政策。上述會議的召開有助于提升市場對于增長目標和政府穩增長力度的認識,驅動社會資金提升風險偏好。
年內最后一批新股將在本周三發行,募集規模均較小,對市場影響有限。根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新一批IPO列表,本周三開始共計發行8只新股,累計募集資金25.3億元,較上一批新股48.4億元的募集規模有較大縮減。本輪新股凍結資金高峰期在周四,預計凍結資金合計1.7萬億元,較上一批新股凍結資金2.7萬億有所減少。由于本輪新股的募集資金體量較小,且是預繳款制度下的最后一輪新股發行,預計對市場的影響有限。
《股票公開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有望在年內推出,建議關注對于相關改革的提法是否有新的亮點變化。注冊制的實施將有四步程序,不排除在今年年底國務院對具體事項作出相關制度安排,并出臺相應文件。與此同時,證監會也有望在今年年底發布《股票公開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當然,注冊制改革方案是否會對限售股、待減持股等有新的規定,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歷年12月下旬的市場表現是漲多跌少,且當前市場仍是“大股東禁止減持”的窗口期。從概率角度來看歷年12月下旬的市場漲跌幅,自2007年以來有5次上漲,3次下跌,5次上漲的年份分別是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另外,根據今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禁止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的股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由此,在監管層窗口指導下,今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市場均呈現出大股東凈增持狀態,我們認為當前市場仍是“大股東禁止減持”的窗口期,應珍惜當下市場環境。
投資建議:站在目前時點,傾向于認為短期A股市場仍具備“賺錢效應”,對年內行情依舊持偏樂觀的觀點。目前來看市場分歧不在于指數漲跌,而在于市場風格是否會切換,需要提防臨近月底市場風格出現的短暫切換。行業配置方面,隨著12月下旬的時間窗口來臨,建議板塊配置上適當均衡,具體推薦:券商(創投)、地產、傳媒(IP變現、電競)、電子(國產芯片化);主題方面推薦有事件或政策預期驅動的迪斯尼、國企改革、無人駕駛、量子通信、教育、核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