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一聲咳嗽,一些新興市場貨幣卻已經“嚴重感冒”。
聯儲加息一聲咳嗽,一些新興市場貨幣卻已經“嚴重感冒”。在阿根廷比索匯率幾近腰斬的陰霾尚未完全散去之際,阿塞拜疆又向外匯市場扔了一顆“炸彈”——取消匯率管制,致使該國貨幣匯率一日狂瀉47%。
就在昨日,阿塞拜疆央行宣布,即日起取消本幣馬納特自2011年中以來盯住美元的匯率機制,實施自由浮動匯率。消息一出,馬納特兌美元匯率直線跳水至1.55,狂瀉近47%,為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阿塞拜疆央行在公開聲明中表示,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因為外部沖擊不斷增強,所以必須采取措施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將本國外匯儲備保持在關鍵水準上,并確保本國經濟的競爭力。其實,為了支撐本幣匯率,阿塞拜疆已經耗費了一半以上的外匯儲備。今年2月份,受低油價拖累,該國央行已經將馬納特匯率下調了25%。
馬納特瞬間變得如此脆弱,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過去12年時間里,馬納特兌美元匯率僅有一次出現年度下跌。
此前,步步走低的油價已經迫使兩個前蘇聯國家采取類似措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已經相繼宣布實施自由浮動匯率,加之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2015年對于許多新興市場貨幣來說并不太平。
上周,正值美聯儲宣布加息,阿根廷政府宣布取消維持了四年的資本管制,允許匯率自由浮動,但未公布管控取消后具體的官方匯率。消息一出,阿根廷比索對美元匯率自9.8052瞬間跌至14水平,跌幅超過40%。
深陷泥潭的阿根廷突然宣布放棄保衛比索,不禁讓人想起亞洲金融風暴時的泰國。1997年7月正是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施浮動匯率制,才有了隨后在整個東南亞爆發的金融風暴。在索羅斯等國際炒家的攻擊下,泰銖兌美元匯率一日內下跌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而阿根廷從來不缺少國際炒家,該國比索歷來也是禿鷲基金的獵食對象。去年阿根廷第二次債務違約后,禿鷲基金就曾步步緊逼,令比索在一個月內暴跌22%。高盛曾發布報告預計,拉美國家正在重演 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美聯儲加息這只靴子已落地,耶倫喊美元“回家了”,國際資本的流向逆轉,新興市場會從資本的流入地變成流出地,美元資產與非美資產的多空對決將在全球展開。2015年,在大宗商品暴跌、美聯儲加息預期下,新興市場成為資產拋售重災區。今年以來,新興市場貨幣貶值程度較大的有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南非、墨西哥和印尼等國貨幣,平均貶值幅度達17%。馬來西亞林吉特更在今年8月遭遇索羅斯式攻擊,匯率一度創下近 17年以來的新低。
從阿根廷到阿塞拜疆,18年前的歷史,難道真的要再度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