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明確表態,2016年主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任務。簡練的十五個字看似又是國家宏觀經濟層面上的調整,實質卻與你我生活緊密相關。
假如你是一個關心股票、關心住房、關心做生意的盈虧、關心打工收入,那么更沒理由不在意這十五個字。重要的是,這五大任務,都是中央給市場把脈開的藥,假如你還勒緊褲腰帶,扛一扛吧,救兵就要到了。
第一大任務:去產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
中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只是市場架不住各地的投資沖動,一些行業、一些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2013年,時任發改委主任張平就“產能過剩成為突出問題”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尤為突出的是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這些傳統的產業,此外,光伏、風電設備這些新興的產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軍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完全圍繞結構性改革討論和部署,具有很強的問題導向,“我們供給端的效率相對較低,風險主要來自于供給端。”他表示包括“去產能”在內的五大任務均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在兼顧社會穩定的基礎上,會議也為產能過剩問題開出了具體藥方,包括通過為應該被淘汰的企業市場化破產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等。
第二大任務:去庫存
國家統計局12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33個和40個,分別比上月增加6個和2個。庫存積壓已給房產企業帶來極大的困擾,盡管如此,高房價及某些限制仍影響百姓購房。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對百姓有諸多好處:
農民工可在就業地落戶
會議明確,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
外地人也將可住公租房
會議提出,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買房花銷可能變小哦
中央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
百姓若再購房限制可能變少
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對此,公眾感受最為直觀的就是購房、貸款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或放寬。目前,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外,多數地區已取消限購政策。年初,住建部要求各地進一步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增加貸款額度,簡化手續,各地均積極響應。除了限購、貸款等方面措施外,還有哪些“限制性措施”會被取消,令人關注。
第三大任務:去杠桿
通俗來講,“去杠桿化”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針對現存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會議提出的辦法是,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以及改進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辦法。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有一些非法的、不合規的供應,利用大家的儲蓄,而其資金鏈斷裂的情況有發生,導致投資者上當受騙,被不合規的投資搞得血本無歸。對此,會議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抓緊研究提出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案。也就是說咱們股民的合法權益將受到更多保護。
第四大任務:降成本
會議提出,要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打出“組合拳”。具體措施包括:要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正稅清費,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研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要降低企業財務成本,金融部門要創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環境,為實體經濟讓利。要降低電力價格,推進電價市場化改革,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進流通體制改革。國家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企業員工自然也會受益。
其中,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社保負擔將會減輕。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后確定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從10月1日起將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第五大任務:補短板
如今我國市場上貧困人口、企業的技術改造、軟硬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領域都存在短板。大家都知道“木桶理論”,這短板不補齊,木桶如何堪當重任?
提高農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縮小
會議提出,要繼續抓好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口糧安全,保障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加強農業現代化基礎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資金和政策重點用在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及農產品質量、效益上。
勞動者更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
會議上兩次提到“精準”。一個是精準扶貧,瞄準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二是提高投資有效性和精準性,補齊軟硬接觸設施的短板。不僅如此,還得扶貧,得給企業減負、還要加大投資于人的力度,使勞動者更好適應變化了的市場環境。歸根結底,都得做好“人”的工作。以人為本,這才是根本。
另外,會議還強調,要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個人賬戶,堅持精算平衡,提高統籌層次。要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保基本、強基層的基礎上,著力建立新的體制機制,解決好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屆時,養老金或實行全國統籌,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有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