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必須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切實做好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后我國城市發展的基本思路,簡而言之,即“五個三”。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37年后召開,會議明確了今后城市發展的重要思路。
會議指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波瀾壯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市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引擎。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深刻認識城市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會議指出,城市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有其自身規律。必須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端正城市發展指導思想,切實做好城市工作。
會議明確了今后我國城市發展的基本思路,簡而言之,即“五個三”。
一是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科學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實現緊湊集約、高效綠色發展。要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讓中西部地區廣大群眾在家門口也能分享城鎮化成果。
二是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統性。要綜合考慮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設管理等多種因素來制定規劃,規劃經過批準后要嚴格執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現換一屆領導、改一次規劃的現象。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務這個重點,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徹底改變粗放型管理方式,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是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要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確定管理范圍、權力清單、責任主體。推進城鎮化要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四是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要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要堅持集約發展,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
五是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城市發展要善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集聚促進城市發展正能量。政府要創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別是要注意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
會議指出,必須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把握發展規律,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揮這一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有效化解各種“城市病”。要提升規劃水平,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促進“多規合一”,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完善新時期建筑方針,科學謀劃城市“成長坐標”。要提升建設水平,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進城市綠色發展,提高建筑標準和工程質量,高度重視做好建筑節能。要提升管理水平,著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實施居住證制度為抓手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質。推進改革創新,為城市發展提供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