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保監局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假借保險公司名義銷售P2P等非保險金融產品。
近期,北京保監局發現一些不法分子假借保險公司名義銷售P2P等非保險金融產品。常見的手段主要有:一是借用保險公司名義或假冒保險銷售人員身份,以客戶答謝、保單升級等為借口,向保險消費者推銷非保險金融產品;二是承諾高收益,誘導消費者將正常保單退?;蛸|押,用退??铐椈蛸|押貸款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
北京保監局提醒廣大保險消費者:一是保險公司及其從業人員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有嚴格規定。中國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嚴格規范非保險金融產品銷售的通知》(保監發〔2014〕90號)明確規定,保險公司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銷售未經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審批的非保險金融產品,且銷售前必須符合相應的資質要求。因此,不管任何人以保險公司名義或保險銷售人員身份向您推銷非保險金融產品,您都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向相關保險公司咨詢,了解該產品是否經過金融監管部門批準,以及推銷人員是否符合相應資質要求。
二是要防范以高收益為誘餌的非法集資陷阱。暴利引誘是所有非法集資案件的典型特征,通常承諾高額回報,且在籌資初期往往能夠按時足額兌現,待集資達成一定規模后,再秘密轉移資金。廣大保險消費者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神話,切勿輕易將正常保單退?;蛸|押以購買高息理財產品,要時刻警惕不法分子假借P2P等理財產品名義非法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