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軍人要有快速決斷的能力,企業中應對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也需要有快速做出決斷的能力。但有時,過高的決斷力容易造成盲目自信,尤其是管理者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后容易自信心膨脹,傾向追求更宏偉的目標,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控制范圍,過度地依靠自己的感覺,一人做出判斷和決策而不愿采納他人意見。
戰場上軍人要有快速決斷的能力,企業中應對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也需要有快速做出決斷的能力。但有時,過高的決斷力容易造成盲目自信,尤其是管理者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后容易自信心膨脹,傾向追求更宏偉的目標,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控制范圍,過度地依靠自己的感覺,一人做出判斷和決策而不愿采納他人意見。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涌現出了大量的軍旅企業家,他們帶領企業以凌厲的速度狂飆突進,大肆擴張,短時間內達到了大規模,成為促進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脊梁,甚至在國際舞臺上也大放光彩,塑造了良好的國際形象。
據統計,在我國有軍人背景的企業管理者占30%以上,中國500強企業中,有200多名總裁和副總裁都有過軍旅生涯。有諸如華為總裁任正非、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萬科總裁王石、杉杉集團總裁鄭永剛等。在美國甚至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不是哈佛大學,不是斯坦福大學,而是美國的西點軍校。究竟是何原因,使這些軍人企業家獲得如此之大的成功,未來如何繼續成功?
人格魅力
軍人企業家,這個備受矚目與令人欽佩的特殊群體,其成功之處或許離不開他們早年的軍旅生涯。因為軍旅生涯塑造了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當他們把這種軍人魅力帶入企業經營之中時,迸發了驚人的力量。軍人企業家的人格魅力表現在諸多方面。
理想與抱負。作為人民軍隊培養出來的優秀軍人,他們具有普通企業家們所沒有的那股極具感染力的激情和干勁,他們的身上有著極強的榮譽感、使命感。軍旅生涯已經將光榮與夢想烙印在靈魂深處,使他們敢想、敢闖、敢試、敢拼。他們把在軍隊中的這種優秀品質融入到企業中,使企業更加關注對社會的回報而不是簡單的個人利益。他們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體現更多的是對社會的價值,所以我們總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強烈熱情。
例如聯想總裁柳傳志,扛起“振興民族計算機工業”的旗幟。 他推行的很多戰略, 像“打造自主品牌”、“建立香港基地”,力排眾議并購IBM的PC事業部等都體現了這一點。杉杉集團的鄭永剛,被稱為“中國服裝界的巴頓將軍”,從一個虧損的服裝廠發展到今天總資產近50億元的杉杉集團,鑄就“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在服裝業率先提出名牌發展戰略,如今又提出走”中國創造品牌戰略……就是這種理想、抱負、社會責任感使這些軍人企業家們在大浪淘沙之后成為最終的幸存者。
堅決的執行力。服從是軍人的天職,不論在何時何地,不管有多大犧牲,當有任務下達時,軍人沒有任何理由退卻,一定要盡力完成它。在軍隊中的堅決服從,帶入企業中就是一種高效的執行力。企業想要發展,就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軍隊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率的組織,高效率就要有高執行力,這也是企業高層和公司團隊所追求的。軍人企業家往往會將這種執行力注入自己所領導的企業,一旦確定了公司發展方向就要意志堅定,發出命令就要保證下屬堅定執行。公司各層員工,上至經理,下至一線的工作人員,服從目標、服從領導,公司高效運轉,這樣具有凝聚力、戰斗力的團體是一般企業所不能企及的。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告誡員工:軍人最終的目的是勝利,奮斗和犧牲的精神一定要落實到企業中腳踏實的學習與技能的掌握上,在具體的工作中體現出效率與效果。
紀律性。軍隊建設離不開紀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讓中國人民解放軍了解到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統一了全軍的認識。紀律嚴明,是全體一致的基礎,是兵家治軍的基本要則,是部隊出色戰斗力的重要保障。軍隊的紀律意識對企業家的約束,使得他們有著強烈的規范意識與公平意識,在管理企業時也更傾向于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激勵制度。
例如,聯想的遲到罰站制度、在不同時期推出的具有強激勵性的薪酬制度;萬科追求嚴格紀律下的藝術;萬達的軍事化管理制度等。萬達一直追求讓制度說話,不搞形式主義,尤其是萬達的調資制度清晰明確,什么時候漲、怎么漲、走什么程序都有明確的規定,杜絕打擦邊球的可能,同時制度每兩年修訂一次,使制度與時俱進。
高風險承受力。軍人的果敢與魄力在企業中表現出了高風險承受力,所帶領的企業往往都有較高的成長速度。風險與收益正相關,只有敢于冒風險才可能獲得高收益。聯想的柳傳志認為:一旦制定了目標,就不要畏手畏腳,要一往無前,即使只有5%的希望,也要努力變成100%的現實。
華遠集團的前總裁任志強曾說,“我們不怕丟陣地,丟了可以奪回來;不怕大船變小船,心理上沒有障礙”。從軍旅生活到商場征戰,從與親密合作六年之久的“大船”——華潤集團分道揚鑣,淪為“小舢板”,到重新豎起大旗,創業華遠新時代,任志強的這種蔑視困難、承受風險的勇氣,是在軍旅生涯中得到的最大收獲。
謹防陷阱
雖然軍旅生涯賦予了軍人企業家獨具一格的人格魅力,但真正成功的軍人企業家是那些善于自我節制、自我管理的企業家。正如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軍人企業家人格魅力一旦缺少節制與管理,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過度攻擊性和侵犯性。軍人企業家在創業初期,企業快速擴張,發展具有“激進”、“侵犯”等明顯特征,典型的如采取兼并收購等行為。
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華為。華為是一家講究“狼性”的企業,在任正非的帶領下,軍隊文化已經滲透到華為的日常工作中?!捌髽I就要發展成一匹狼”、“狹路相逢勇者勝”,這種強硬的侵略性文化使華為在創業初期迅速成長,搶占了市場份額。但“狼性”文化也是一把雙刃劍,華為企業文化的激進性、人文關懷的缺乏、員工跳樓自殺等類似事件的發生,使過于極端的“狼性文化”危機爆發,“狼文化”受到了社會的質疑。
過度自信和過度樂觀。戰場上軍人要有快速決斷的能力,企業中應對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也需要有快速做出決斷的能力。但有時,過高的決斷力容易造成盲目自信,尤其在管理者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功后容易自信心膨脹,傾向追求更宏偉的目標,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控制范圍,過度地依靠自己的感覺,一人做出判斷和決策而不愿采納他人意見。
規模與速度情結。軍人企業家所表現出來的非理性特征,如追求榮譽、侵略性、過度自信和過度樂觀等,以及投身商界的雄心壯志,體現在企業發展中是追求做大最強的規模情結。
例如在三九集團的案例中,趙新先為完成三九集團成為跨國醫藥巨頭的目標,采用高負債、飛速,甚至有些膨脹的發展路徑,最終使得三九集團陷入財務困境,三九健康城項目被叫停,集團被重組。
揚長避短
在當下的企業界,軍人企業家們備受關注,成功者不可勝數,但是也有很多失敗的典型案例。軍人企業家要取得最后的成功,實現企業基業常青,還應揚長避短,實現更大的突破。
首先要從“狼性”管理向“人性”管理進行轉變。軍隊管理強調紀律的剛性,“狼性”的管理方式,典型的如華為、萬達等,力求對任何細節都有硬性的規定,動輒就用命令、制度等實行硬性約束,在發展上也是雷厲風行。然而只以“成敗論英雄”的軍事化管理作風已經不能適應今天的企業發展了,對員工也應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管理辦法也要更多地以人際協調、人性激勵為主。
其次要自我反思、集思廣益。軍人企業家們為避免剛愎自用,應常常進行自我檢査,認真思考軍旅生涯帶給了自己哪些重要影響、所形成的管理風格和決策方式適不適應當前的環境、是否過度使用了某些軍人特征。對差異的聲音要尤其重視,集思廣益,多聽取內部員工的建議,鼓勵員工勇于提反對意見,并謹慎對待。
最后,軍人企業家也要不斷向管理者進行轉變。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和日臻完善的市場機制下,一個成功且長久的企業對領導人的要求更加接近于一名管理者,而非用軍隊的管理辦法管理企業。軍人特質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正在減少。中國現在市場化特征正逐漸地增強,早期創業的軍人企業家們要與時俱進,合理、有效發揚自己的優良個性,規避不利于企業經營的性格。商場如戰場,但畢竟不是戰場,對待員工不能像對待軍人一樣簡單地采用軍事化管理,要學會從管理者的角度看待問題。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不應過于追求規模與速度,要立足長遠,注重整體的協調發展,注重質量、創新和精細。不要盲目參與競爭,要學會跳出軍隊的圈子看問題,不斷優化企業的經營管理,更進一步,也有利于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