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了,不少投資者謂“利空出盡”,股市可以打破樊籠飛彩鳳,放步升,真的嗎?然而,筆者相信這次美聯儲加錯息了,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兩個節眼上,今時美國都無加息條件。
美聯儲加息了,不少投資者謂“利空出盡”,股市可以打破樊籠飛彩鳳,放步升,真的嗎?然而,筆者相信這次美聯儲加錯息了,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兩個節眼上,今時美國都無加息條件。
美聯儲加錯息的一次典型案例是1936年.當時美國在衰退之后,經濟初醒,出現通脹兆頭,美聯儲便加息.美國經濟一加便掛,結果弄出了個美國大蕭條,禍害全球。
今時的美聯儲副主席費沙,在做教授時,曾指導過當時為其學生的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就1936年這個加錯息問題作了個博士論文研究。如果今次美聯儲加息在三五年后被視為加錯息時,費沙就老馬失蹄了。
有沒有“加錯息”這個可能?有,因為美聯儲曾屢次犯錯.在70年代末,由米勒主持的美聯儲就是無計壓通脹,而使美國及環球經濟大蕭條。要到伏爾克臨危受命,以超高息(3個月期票據逾20厘)才挽通脹狂瀾。格林斯潘上任后就一路減息,造出了金融市場泡沫:一次是在2000年的科技潮破滅;另一次是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因為遺禍至今,于是才有伯南克的非常規QE,跟著又要耶倫去收拾伯南克的爛攤子。
可見,1980年以來,每屆美聯儲的“偉大工程”,就是去糾正前任班子所犯的錯。因此,誰敢擔保三五年后,耶倫今時的加息決定不會被證明是錯?
美聯儲副主席費沙于2015年10月時曾稱,美國通脹在2016年可能回升,因為油價一升、美匯一跌,美國便有輸入通脹,故宜及時加息,以應付可能的2016年通脹。
美聯儲主席耶倫也一直謂要加息,但步伐應是十分緩慢的。的確,如果美聯儲加息真的是依數據、看通脹的話,加息的步伐真的是會十分慢.但如果美聯儲加息是另有目的,則是另一回事了。
上世紀70年代后的美聯儲,屆屆補上屆漏,愈補愈大。如今美政府財政赤字龐大,國債利息支出便大。要償還國債本金和利息,要靠財政盈余.但自70年代以來,美國只在克林頓總統的最后一年有財政盈余,因此美國今時應是無財政盈余的基礎。
如此,美聯儲不再買債,則今時那低微的美國國債利息不足以吸引買家,美債要吸引買家的一個方法只能是以較有吸引力的利息去招徠資金流入美國,亦因此美聯儲就可以在美經濟不熱、通脹不脹之時也要急著加息。
如果是為美國債尋找買家,則這次加息是美國加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一旦起步了,是沒有回頭路。但敢加很高嗎?也不敢。
以今時美國國債規模,有預計,市場息升1厘(亦即美國債息會升1厘),其所增的利息支出,要耗去今時美國GDP的8%.假如美息真如美聯儲所望,要上升至3.5厘的話,亦即美國要用逾24%的美國GDP去支付所增加的利息,你認為美國政府能頂得住嗎?
當然,沒有哪種影響會在一夜之間發生。里士滿大學教授、前美聯儲經濟學家迪恩克魯肖指出:“利率非常低,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當前,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為3.9厘。據圣路易斯聯儲發布的數據,10年前抵押貸款的利率接近6.3厘,20年前為7.2厘。所以,一年內,利率很可能會更高,但同歷史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較低。
令人擔憂的是,美聯儲的加息會產生事與愿違的影響:進一步傷害其他經濟體,然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困境最終會傷害美國的貿易和經濟增長。
假如2016年第一、二季,美國經濟出現經濟增幅縮至近零增長時,今時的加息是加對了還是加錯了——就有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