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對歐元區分析師的年度調查預測顯示,他們對歐洲央行2016年擴大1.46萬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表示質疑,可能不會有新的寬松措施推出。
歐元區通脹長時間處于歷史低位,近期的通脹僅為0.2%,并且已經兩年多低于1%了。12月3日,歐央行削減存款利率10個百分點,并把現行的量寬計劃延長到2017年3月。歐央行還稱將再度投資購買證券資產增加流動性。
然而,市場對此并不滿意,因為歐央行并沒有擴大債券購買規模。央行主席德拉基(Mario Draghi)12月14日承諾,央行將盡一切可能推高歐元區通脹。他強調,金融工具使用不設限制。他說,如有必要央行將會擴大金融工具使用范圍,確保價格穩定。
然而,《金融時報》對歐元區分析師的年度調查預測顯示,不會有新的寬松措施推出。他們對歐央行2016年擴大1.46萬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規模表示質疑。
Lombard Street研究所首席歐洲經濟學家珀金斯(Dario Perkins)認為,除非全球經濟更大范圍惡化,否則的話,歐央行不會出臺新的寬松措施。凱投宏觀首席歐洲經濟學洛因斯(Jonathan Loynes)也相信,只有當經濟復蘇繼續乏力、通脹持續低位,這樣才有可能對歐央行進一步行動施壓。
33名受訪者近半數相信2016年歐央行不會新推寬松。其余的人相信歐央行要么擴大寬松規模要么削減利率,但他們認為央行改變現行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歐央行的寬松政策已將資產負債表增至2.8萬億歐元。《金融時報》調查的28名受訪者中,有24人認為2016年資產負債表將在3萬億到4萬億歐元之間。這也僅僅是延長量寬時限的結果。
不過經濟學家洛因斯認為,美聯儲決定加息將推動歐央行加速實施量寬計劃。美聯儲的決定也可能對歐元區債券收益率產生影響,推動歐央行加快資產購買步伐,避免增長預期受損。
一些受訪者認為僅僅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無助于促進經濟持續復蘇。經濟學認為刺激經濟更快增長還需要政治家出臺強有力的經濟改革措施。瑞銀高級經濟顧問馬紐斯(George Magnus)說,他之一歐央行的政策選擇與抑制歐元區增長和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否有關聯,財政政策、預算法案的缺失無法要求支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