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8日1時40分,經過60分鐘的逆時針旋轉,由廣湛鐵路公司建設、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廣湛高鐵廣珠京廣聯絡線兩座T構連續梁轉體橋在夜空中“緩歌慢舞”,在“天窗”封鎖時間內成功上跨5條鐵路,實現精準對接,標志著廣湛高鐵廣珠京廣聯絡線轉體橋全部完成轉體,為后續該聯絡線2023年開通奠定了基礎。
貨車從完成轉體的橋梁下面穿過 康桂銘 攝記者從中鐵二十五局了解到,本次成功轉體的橋梁位于廣湛高鐵廣珠京廣聯絡線,是廣湛高鐵廣州端進行正線施工的先決條件。該聯絡線全長3.627公里,共有9處特殊結構,上跨廣珠鐵路、京廣鐵路以及廣清高速公路,并下穿武廣高鐵,其中臨近營業線施工2.7公里,施工風險高、防護標準嚴、施工難度大。
“此次施工的轉體橋全聯長145.4米,單個轉體總重2800噸,曲線半徑310米、縱坡20‰,兩主墩同時實施轉體,利用千斤頂拖動橋墩底部的球鉸轉盤而帶動梁體轉動,逆時針分別轉動59°、62°,最后實現精準對接。”施工方中鐵二十五局現場技術負責人介紹。
由于T構連續梁轉體橋兩主墩要同時轉體施工,分別上跨機走線、京廣三線、廣珠上行線2條分叉線、京廣上行線等共5條鐵路,且施工作業場地極為狹小,施工方中鐵二十五局采取“先建后轉”的施工工藝,先在平行鐵路方向采用懸臂澆筑法完成除現澆段之外的梁體澆筑施工,在試轉滿足要求后利用鐵路天窗點完成轉體。
T構連續梁轉體前 康桂銘 攝據悉,廣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載著廣東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建成通車后,將助推粵西沿海地區陽江、茂名、湛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助力廣東實現“市市通350公里時速高鐵”的目標,廣州至湛江列車最短運行時間由180分鐘壓縮至90分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