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全國財政工作視頻會議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重點要把握5個方面:
——完善稅費支持政策,根據實際情況,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
——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組合財政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提供財力保障。
——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有保有壓,積極支持科技攻關、鄉村振興、區域重大戰略、教育、基本民生、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不斷提高支出效率。
——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健全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嚴肅財經紀律,嚴格財政收支規范管理,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會議要求,2023年,要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其中包括,增強財政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優化完善助企紓困政策,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發揮財政穩投資促消費作用,強化政府投資對全社會投資的引導帶動,促進恢復和擴大消費,加力穩定外貿外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強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兜牢民生底線,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決兜住基層“三保”底線;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繼續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治理,積極配合防范化解重要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會議還介紹,過去五年,財政始終保持穩健運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大規模實施減稅降費,稅收收入占GDP比重從2018年的17%下降至2021年的15%;保持必要支出強度,五年來累計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4.6萬億元人民幣;持續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近五年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累計40.7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8.4%;堅持遏增量、化存量,強監管、嚴追責,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緩釋可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