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海南省儋州市市長鄒廣7日在儋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儋州將推動建立洋浦經濟開發區壓力測試區,模擬封關運作后的場景,全面檢驗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等各項政策,重點推動“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等政策,“一攬子”擴大到洋浦經濟開發區全域。
2022年年底舉行的海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海南自貿港建設重點即將轉段進入政策制度的壓力測試期。要不斷優化完善政策制度體系,做好海南自貿港“封關畫像”,開展好壓力測試,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
儋州是海南西部中心城市,洋浦經濟開發區是海南自貿港政策壓力測試區和自貿港建設“樣板間”。海南省去年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推動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打造海南自貿港區域發展“第三極”。
鄒廣表示,2023年儋州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壓力測試。持續擦亮“中國洋浦港”國際船籍港等一批標志性自貿港政策,推動放開船舶法定檢驗等運輸自由便利政策試點,吸引中資方便旗船舶回歸;推動保稅油加注、境內新建從事國際運輸船舶出口退稅等政策持續釋能增量。適時推動優化“零關稅”清單。用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外匯管理改革試點政策,推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提質增量。
同時,提升制度集成創新能級。儋州將探索推動部分自貿港政策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規則有效疊加,研究在部分領域先行先試《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探索推動保稅港區政策與自貿港政策疊加,發揮更大效應。與海關聯動合作,擴大洋浦口岸對外開放,增強洋浦港中轉集拼等業務功能,推動融資租賃異地委托等海關監管制度創新。
鄒廣說,儋州落實自貿港政策擴點增面,“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順利實施,10個全島封關運作項目均已開工,其中4個項目已竣工,為更大范圍、更深層次開展壓力測試奠定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