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8日,記者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獲悉,2022年海西州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抓好項目建設、推動鏈條延伸,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前三季度,海西12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0項增速高于青海省平均水平,其中3項位列全省第一、3項位列全省第二。
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面積約32.58萬平方公里。是青海省鹽湖及鹽類礦產鉀、鈉、鎂、鋰等的主要分布區。
據悉,海西州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扎實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深入企業開展各類專項調研,落實國家和省級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通過融資貸款專列和直通車等平臺,成功融資35.05億元。
海西州建立州級領導包聯重大項目工作機制,包聯重大項目51項,完成投資145.62億元,包聯項目對投資任務貢獻度達68%。推進的國家第一批大基地、青豫直流二期電源項目450萬千瓦、市場化項目1290萬千瓦,已全部開工建設,年內建成并網60萬千瓦,完成新能源項目投資99.6億元;備案第二批大基地項目300萬千瓦、儲能“揭榜掛帥”項目325萬千瓦項目已開工建設。
圖為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開發。(資料圖) 鹽湖集團供圖按照清潔能源發展現狀和規劃,該州制定《海西州清潔能源產業鏈長制工作方案》,細分7個分鏈,從發電、儲能、氫能、零碳產業等各方面全面謀劃了“十四五”清潔能源產業鏈發展方向,融會貫通產業鏈,助力海西高質量發展。推動電能替代、綜合能源供應,加快推進《海西州清潔供暖示范城市》建設,實施清潔供暖面積97.23萬平方米,完成清潔供暖投資1.73億元;備案LNG、CNG加氣站項目17個,實施6個。
海西州積極推進產業“鏈長制”,制定全州推行產業“鏈長制”方案,州級領導分別領銜12大產業鏈,各產業鏈定向繪制“產業鏈譜系圖”,形成多個具體行動方案和實施方案,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鏈發展路徑進一步清晰。各產業鏈總計儲備項目660項,總投資2075.03億元;招商項目99項,總投資755.13億元;簽約項目50項,總投資480.63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