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9日,記者從青海省民政廳獲悉,2022年該省按照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貧困家庭等社會救助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民眾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嚴格落實家庭收入豁免、就業成本扣減、低保漸退期和“單人保”等政策制度,足額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截至目前,該省長期保障社會救助對象共計57.57萬人。2022年全年累計支出困難民眾救助資金35億元。
入冬以來,青海省按照城市低保對象、城市特困供養對象1000元/戶,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供養對象800元/戶的標準,為城鄉困難群眾發放取暖救助,共計發放資金1.21億元,惠及城鄉困難民眾16萬戶。同時按照城市低保對象300元/人、農村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對象200元/人的標準,在2023年“兩節”期間為37萬城鄉困難民眾發放第二批一次性生活補貼,并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在2022年四季度連續3個月為城鄉低收入人口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共計發放資金0.45億元,惠及58萬城鄉低收入人口。
2023年“兩節”期間,青海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和民政部門分別組成慰問團,深入困難民眾家中開展走訪慰問活動,了解困難群眾生活狀況及各項政策落實情況,走訪慰問孤兒、特困供養對象、低保對象、留守老人等弱勢群體,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截至目前,該省各地共計慰問困難民眾5000余戶次,發放各類慰問款物100余萬元。
此外,青海省各級民政部門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解決民眾因突發性事件、意外傷害或因家庭剛性支出較大導致的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全面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急難型臨時救助措施,加大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脫貧人口等因疫因災遇困民眾的臨時救助力度。主動加強臨時救助與災害救助的政策銜接,確保因災遇困民眾得到及時有效救助。四季度,青海省臨時救助7.7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17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