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0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獲悉,環境保護稅開征五年來,該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引導企業減排降稅增效,推動地方環境協同治理。青海省主要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總體下降;稅收優惠力度增加、環保治理投入增加;促進了污染物集中處理、促進了清潔生產、促進了循環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稅2018年1月1日開征,是中國首個綠色稅制主體稅種。五年來,青海省稅務部門累計組織入庫環境保護稅、資源稅、耕地占用稅、車船稅四大綠色稅種稅額179.77億元。其中,環境保護稅4.08億元,環境保護稅年稅額由2019年占比全省綠色四稅收入高峰時的3.04%逐步趨降為2022年占四稅總收入的1.64%。
隨著該省綠色稅收制度落實落細,四稅稅額年均總體平穩有升,該省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戶數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相比開征初期增加600余戶,增長近1.2倍。
“加快綠色轉型升級過程中,環境保護稅發揮了積極作用,企業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促進。”青海發投堿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杰介紹說,該公司先后投入資金近1.3億元,建設及升級改造濁水回收再利用、生活污水地下管網改造等12個環境保護項目,享受稅收減免179.06萬元,減免的資金為公司更新環保設備、投入研發、延伸產業鏈增添了底氣。
五年間,青海省排污企業通過升級環保設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和濃度值,享受稅收減免10072萬元,減免稅額占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的平均占比為20%;納稅人排放的應稅污染物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標準30%和50%的分別減征2981萬元和3678萬元。政策減免中,城鄉污水處理廠減免稅額幅度最大,企業通過生物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等技術進行污染治理,實現超低排放,享受免稅紅利3409萬元,占減免稅總額的33.85%。
據悉,青海省稅務部門與生態環境等多部門持續推進協調協作,實現信息共享,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稅涉稅信息共享平臺的作用,促進提升了污染源精準管控和稅種征收精細服務。截至2022年底,該省涉稅信息共享平臺在線接收污染物監測數據、違法處罰、排污許可證等數據5萬余條。成立“專家服務團隊”主動貼近納稅人需求,實現稅收優惠“精準化”快速落實,提高綠色稅收征管業務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