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以嶺藥業成立于1992年,2011年7月在A股上市,主營業務為專利創新中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0年以前,心腦血管類產品一直是以嶺藥業的第一大營業收入來源。2019年,心腦血管類產品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53.15%。
2020年4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連花清瘟膠囊/顆粒在原批準適應癥的基礎上,增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型、普通型”的新適應癥。至此,以嶺藥業包含連花清瘟膠囊在內的呼吸系統類產品的營業收入出現強勢增長。
根據以嶺藥業方面披露,2021年,公司連花清瘟產品實現營業收入40.6億元,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0.15%。在2022年10月28日公開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以嶺藥業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配方顆粒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較好。
去年11月,以嶺藥業連花清瘟的生意吸引了眾多“眼紅”的廠家。市場上出現諸多名稱為“連花清溫茶”“鏈花清溫茶”“蓮花清溫膏”“蓮花清溫口服液”“蓮花清溫植物飲料”及“蓮花清溫丸”的商品。以嶺藥業對此聲明稱,以上商品及類似商品均非公司生產、銷售或授權生產、銷售。
上述產品受到了處罰。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消息,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某咖啡店在銷售飲品時,在其使用的杯子上貼有“蓮花清溫咖啡”標簽。執法人員告知該店負責人,其“蹭熱度”的行為存在一定風險。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已對該咖啡店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立案調查。
此外,洛陽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擅自使用與藥品“連花清瘟膠囊(顆粒)”近似的商品名稱、裝潢方式、顏色風格、字體排版的包裝盒生產“蓮花清溫茶”。涉案“蓮花清溫茶”是普通的代用茶,并非藥品。洛陽市市場監管局向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擬給予當事人沒收違法生產經營的“蓮花清溫茶”,并處罰沒54905元的行政處罰。
對于連花清瘟產品自身,也曾陷入“損傷肝腎”爭議。去年12月底,有關報道提出,連花清瘟聯合布洛芬使用會增加肝損害風險,科學合理用藥可減少和避免毒副作用的發生。
以嶺藥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應稱,連花清瘟可以與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聯用,但需重點關注是否存在解熱鎮痛藥物使用禁忌情況,在醫師指導下聯合使用。一項針對112例兒童的連花清瘟和布洛芬顆粒等西藥聯合應用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與單用布洛芬顆粒西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未見肝腎功能損傷。
受益連花清瘟新增的新冠適應癥,以嶺藥業業績大增,對于之后的發展,鄧之東認為,以嶺藥業一方面可以拓展適應癥和“周邊”產品,如保健飲品、口罩、心腦血管藥品等;另一方面可以出海拓展海外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