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圖:航拍長江江陰段。 張憲 攝出現
滿心歡喜
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因為憨厚的模樣和微微上揚的嘴角,被譽為“微笑天使”。
一個普通的午后,位于夏港街道的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幾位員工經過江邊,發現水中有條看起來奇奇怪怪的魚,再仔細一瞧,居然就是“傳說中”的江豚!
“哎喲!哎喲!又來了,又來了!”在場的大伙兒仿佛看到了大明星,歡呼雀躍、滿心激動的同時,迫不及待掏出手機開始拍攝。
“我是江陰本地人,進廠二十多年了,頭一次看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老員工俞先生難掩激動的心情,“我們每天都在長江邊,能夠明顯感覺到,長江每天都在變化!”
江豚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991年長江江豚數量為2700頭,2006年江豚數量為1800頭,2012年江豚數量為1040頭。2021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值得欣喜的是,近幾年,長江江陰段每年都會有江豚出現,這離不開每一個江陰人的傾力守護。
守護
十年之約
竭澤而漁則無魚可漁,休養生息則生生不息。
曾經,由于過度捕撈,食物減少,加上航運、水污染、非法采砂等,影響了江豚的生存環境,江豚的數量日漸減少。
為了挽救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2019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全面拉響了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號角。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正式開始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
兩年來,通過補償補助、轉產安置等措施,11.1萬艘漁船拆解、23.1萬漁民退捕上岸,“人退魚進”的歷史轉折開始了,珍稀瀕危物種逐步恢復、回歸。
重塑“江”與“人”的關系,這場十年之約自然少不了江陰人。
曾經在江陰長江捕撈的漁民們,在2019年底全部轉產。他們當中甚至有不少人,自發組建起了專職“護漁隊”,從“捕魚人”轉為“護漁人”,制止漁業違法行為、及時報告或救護受傷的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等。
資料圖:長江江豚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供圖改變
生態持續向好
除了做到“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以外,江陰加快岸線整治、生態修復、環境治理,相繼建設窯港口長江生態濕地、桃花港長江濕地保護小區等,長江水生態環境呈現逐年改善、持續向好的態勢。
據江陰市漁政部門介紹,這幾年,他們每年都能在長江江陰段觀測到江豚的出現,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江陰市民收獲了發現江豚的喜悅。
2021年10月,市民吳先生帶著孩子去鵝鼻嘴公園,在聽濤閣里望向江面時突然發現離江邊大約二三十米的地方出現了一頭江豚。
2019年12月,冬泳愛好者吳先生在鵝鼻嘴公園內水廠西側的江邊,拍到兩只在水中嬉戲的江豚。
……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依江而建、因江而興的江陰在繼續守護著江豚的微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