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源創新”到“方式拓展”,未來出行會是怎么樣的?
近年來,出行行業加速變革,在“雙碳”目標和智能化時代語境下,新能源、電池儲能、載人飛行器等領域,催生出了一大批潛力十足的高科技企業,并讓“未來出行”這條賽道愈演愈熱。
(資料圖片)
在積極探索能源低碳轉型的當下,以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重要突破口。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12月,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53輛和607輛,同比分別增長4.1%和24.9%。2022年全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3626輛和3367輛,同比分別增長105.4%和112.8%。
近日,以“未來產業:鼎新與信心”為主題的第二期“中新·申見”前沿圓桌訪談在上海舉辦,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市場總監劉一粟在此間告訴中新網記者:“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比如氫燃料電池汽車,現在上海已經部署了幾千輛,在嘉定、青浦等物流比較聚集的區域,很容易看到這些車輛在路上行駛。”
值得一提的是,除客車、重卡、物流車等道路交通應用市場的加速發展外,氫燃料電池在船舶游輪、自行車、發電、熱電聯供等新興細分領域的應用探索逐步增多,氫燃料電池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氫燃料電池有望打開應用新局面。
在劉一粟看來,目前氫能領域要想加速發展,產業鏈亟需步調一致,不能存在短板。“比如說我們汽車想要運營,燃料電池是最關鍵的核心零部件,同時也要加氫站,為終端用戶創造價值。氫氣成本不能太高,這個涉及到氫能供應鏈,怎么儲存、怎么運輸,整條產業鏈是需要打通的。”
此外,隨著能源結構轉型帶來的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電力系統面臨著供銷平衡、系統安全穩定、新能源高效利用等多重挑戰。加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儲能技術以其靈活調節能力,逐步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
總部位于上海的儲能企業緯景儲能,主打產品為鋅鐵液流電池。“液流電池相比其他技術路線,最主要的優勢是安全,第二環保,第三它的使用時間長,應用范圍相對比較廣。”緯景儲能副總裁、政策與戰略研究院院長谷雨告訴中新網記者。
谷雨表示,不同于汽車大量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液流電池的應用場景主要是風光儲備,更適用于需要長時儲備的城市大型項目。“隨著儲能市場的高速發展,液流電池我相信很快在市場上的占有率會提高,因為它的安全性是任何其他電池所替代不了的。”
除了能源領域的變革,面對特大城市交通擁堵嚴重等問題,“空中的士”也已經從科幻片中逐步走入現實生活。“空中的士”的專業名稱是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作為“未來城市空中交通工具”重要補充,它是一種噪聲小、飛行成本低、停放自由、不需要跑道的直升機,適用于空間密度高的城市交通。
同樣位于上海的時的科技便是一家聚焦載人eVTOL商業化的企業。時的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MO蔣俊告訴中新網記者:“電動化使得小型飛機的噪音更低,且安全可靠性更接近于現今的民航大飛機。其實飛機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平均10億次飛行才會出現一次事故。”
早在2016年,互聯網出行公司 Uber發布《未來城市空中交通白皮書》,稱空中短距離通勤系統將會在10年內問世,讓“空中的士”概念在全球受到廣泛重視。2021年9月,美國電動航空公司 Archer成功登陸紐交所,繼億航、Joby、Lilium后,成為第四家上市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整機企業,眾多資本隨之而來,僅在2021年,全球該賽道投資額就已超越以往所有年份投資總和。
雖然“空中的士”的發展能給城市低空交通出行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飛行成本昂貴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題。“今天坐直升機,大多數人都坐不起,它的一小時運營成本就是3萬元(人民幣,下同)。”蔣俊表示,eVTOL由于是純電動運行,維護等運營成本將大幅降低。“只要年產量達到千架,100公里定價250元左右,就能成為面對大眾的交通工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