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商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2022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出爐
首店經濟升溫、北京服務提質、商業模式重塑……諸多商企共同努力讓北京商業的面貌在2022年發生巨變,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企業應運而生。2023北京商業品牌大會暨2022年度(第十八屆)北京十大商業品牌揭曉活動21日在北京舉辦。與會嘉賓圍繞對如何夯實供應鏈、如何增強商品力、如何服務品質化等建言獻策,冀望各品牌以創新增強內生動力,推動商貿服務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
2022年度北京商業首店之星揭曉。 主辦方供圖本次大會以“新需求新動能新活力”為主題,由北京市商務局指導,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北京市商業聯合會主辦,北京商報社承辦,眾多來自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的負責人以及商界代表蒞臨現場,為商業高質量發展指明新路徑。
50家品牌摘得榮譽
(資料圖)
本次大會共設五個榜單,分別是2022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2022年度北京商業卓越進取品牌、2022年度北京商業首店之星、2022年度北京商業模式創新品牌、2022年度北京商業品質服務品牌。共計50個品牌分別摘得上述五項榮譽,涵蓋商場、超市、專業店、電商、老字號、家居等領域和業態。
過去的一年,北京全力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新商業項目不斷落地、品牌豐富度不斷提升、多項便民利民的政策接連出臺,商業企業在政策及市場的雙重推動下不斷發力。
在揭曉品牌名單中,北京SKP、京東、美團、北京同仁堂、吳裕泰、居然之家、燕莎奧特萊斯、北京稻香村、菜百首飾、物美10家企業摘得最為重磅的2022年度北京十大商業品牌。
大會設置了2022年度北京商業卓越進取品牌。國貿商城、小米、三里屯太古里、北京華天、盒馬、王府中環、超市發、北京肯德基、中糧·祥云小鎮、大北照相館10家企業脫穎而出。
東方新天地、中國照相館、集美家居、旺順閣、好鄰居、東方名剪、愛儂、家和家美、中都物流、藍景麗家10家品牌榮獲2022年度北京商業品質服務品牌。
活動主辦方介紹,今年的活動申報工作于2022年11月啟動,通過業界專家評審、公眾投票等環節,經過嚴格的評審過程,包括品牌庫建立、優秀案例報名、消費者和專家投票等環節,確保評選公開、公平、公正。在綜合考慮參選企業的業態代表性、平衡性和成熟度基礎上從中遴選行業標桿企業。
新消費為升級蓄力
消費升級大潮下,需要深挖新的消費增長點,堅持提振傳統消費與做大新型消費“雙輪驅動”,同時大力打造重點消費平臺與載體并不斷豐富消費場景,讓消費活力充分迸發。
北京十大商業品牌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建立候選品牌庫時,就結合2022年北京商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變化做出了相應調整,“今年新增了對首店、創新模式的新業態、新業務、新品牌的關注,這些新銳企業能在擴消費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大會從上千個首店品牌中選取了10個代表成為“2022年度北京商業首店之星”,包括北平制冰廠、fudi會員商店、添好運、北京麥當勞首鋼園得來速餐廳、FAO Schwarz、teamLab無相藝術空間、Vogue Café、OUR Bakery、麻六記、52TOYS。據了解,2022年度北京商業首店之星旨在推選首進北京市場受到消費者認可的新品牌,助力了北京成為“購物之城”。
同時,2022年度北京商業模式創新品牌更是帶動了所在行業的轉型與變化。在新發展階段,鼓勵更多企業自我革新,挖掘更多新的商業模式,滿足消費新需求。北京環球城市大道、沃爾瑪、海底撈、北京朝陽合生匯、Keep、城外誠、南新倉、值得買科技、北京市琺瑯廠、紅星美凱龍摘得該項榮譽。
北京市商業聯合會會長傅躍紅表示,面對如何夯實供應鏈、如何增強商品力、如何服務品質化等多項挑戰,品牌需要研判市場新動向,圍繞消費者的新需求,實現精準的供需配置,提升品牌的數字化、國際化,尋找品牌新的動能。
品牌力量推動商業蝶變
北京正加速推進消費質量升級。北京市商務局局長丁勇在大會上透露,北京將加快構建“國際消費體驗區、城市消費中心、地區活力消費圈和社區便民生活圈”四級商業消費空間結構。實施新一輪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各區“一圈一策”方案落地,完成崇文門、朝青等重點商圈改造提升。放大環球影城溢出效應,依托DT51、首鋼六工匯等項目提供高品質、沉浸式購物體驗,新落地“中駿·世界城”等一批重點項目。同時,繼續實施首店3.0版政策,爭取新引進國內外品牌首店800家左右。深耕細作“京菜”品牌,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從中央到北京,各種提振經濟的系列政策不斷出臺,為商業發展重振提供了更多的機遇。”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指出。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提出,2023年各行各業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圍繞提信心、擴內需,穩就業、提收入,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圍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等中長期發展戰略持續發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而“各品牌以創新增強內生動力,推動商貿服務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