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濟南3月8日電(孫婷婷)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以下簡稱“濟南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凱8日表示,濟南片區將以“自貿+黃河”融合為方向,用好黃河自貿聯盟合作機制,結合濟南片區實際,重點打造6大平臺,努力形成一批黃河流域合作樣板,持續深化自貿領域東西協作模式,更好服務和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
濟南市委市政府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深耕自貿‘試驗田’ 賦能項目新突破”的有關情況。郭凱介紹說,將聚焦暢通黃河流域中醫藥產品出海通道、成立黃河流域超算共同體、推動黃河自貿聯盟與黃河科創聯盟深度融合等。
郭凱稱,濟南片區聚力搭建黃河流域國際商貿合作“會客廳”,將與沿黃地區共建道地藥材產業基地,共享互聯網中藥材交易平臺,借助魯粵澳自貿聯動機制,推動黃河流域中醫藥協同出海。同時,還將建設“東盟農產品數字化交易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農產品跨境交易,暢通黃河流域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地區農產品進出口通道。
濟南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郭依坤表示,該片區還將發揮科創資源集聚優勢,加強與黃河技術轉移中心等機構合作,共推技術攻關、共通交易信息、共享項目市場,豐富創新應用場景,提升技術成果轉化效率。同時,推動科技成果在黃河流域轉化應用,發揮山東產研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的作用,面向黃河流域實施“揭榜掛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濟南片區還將推動成立黃河流域超算共同體,依托國家超算濟南中心,促進黃河流域數字產業發展協同聯動,提升區域算力水平,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郭依坤表示,該片區將打造以黃河為紐帶、以產教融合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為數字黃河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濟南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浩介紹說,該片區將重點圍繞與日韓、東盟擴大開放,構建中日韓跨境冷鏈物流快速通道,爭取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藥品、醫療器械試點。與日韓機構、企業合作建設中日韓商品、服務消費專區,進一步推動“東盟農產品數字化交易平臺”開放效能,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濟南片區將率先開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試點應用。”陳浩表示,該片區將擴大高水平的投資便利化開放,探索為涉外重大投資合作項目人員提供出入境綠色通道,建立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聯合濟南片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探索制定文化產品出口標準體系,完善公平競爭制度規則,打造高水平開放策源地。
自2019年8月31日正式啟動建設以來,濟南片區推動成立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與成都、西安、鄭州等9個自貿片區(功能區)實現政務服務“自貿通辦”“跨省通辦”“沿黃通辦”。此外,該片區在中國首創自貿領域東西協作新模式,與甘肅共享文化出海通道。
據了解,截至目前,濟南片區累計新設企業4.8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32億美元,占濟南市的36.2%,完成進出口總額1972.8億元人民幣,占濟南市的33%,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外向型經濟強引擎作用不斷凸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