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多位基金業人士一致認為,硅谷銀行破產風波的核心是美聯儲加息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后續事態的走向也將取決于加息政策是否調整、如何調整。也有基金經理在風波中看到投資機會,并計劃在充分考量風險的前提下積極布局權益投資。
知名投資機構受波及
在硅谷銀行宣告破產之前,股價已連續暴跌,這使得持有硅谷銀行的基金受到波及。
據Wind數據,截至2022年末,共有52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硅谷銀行股票,合計持有市值109.54億美元。其中,持股數量最多的是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先鋒集團,持股市值高達15.32億美元,此外,貝萊德、摩根大通、景順等知名全球投資機構均大量持有硅谷銀行的股票,2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硅谷銀行市值均超億美元。
在此次風波中,硅谷銀行的儲戶更是直接受害方。中金公司研究顯示,硅谷銀行的客戶主要來自于科學技術、生命科學、醫療保健、高端消費、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PE/VC)等科技初創領域。
科技企業首當其沖。國內一家互聯網企業投資部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們投資的一些公司把錢存在了硅谷銀行,現在已經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硅谷銀行對中國的初創企業比較友好,開戶流程簡便,不少中等體量的初創企業在那里都有幾百萬至上千萬美元的存款。”
一些私募股權及風險投資基金也受到影響。一份來自CastleHall的盡職調查報告顯示,硅谷銀行為一些知名投資公司持有大額資金,其中包括知名長線基金Aberdeen、知名風險投資基金KPCB、紅杉資本、SK Capital,以及一些知名加密風投基金Paradigm、A16z等。
進一步來看,此次風波可能傳導到其他中小銀行,并進一步影響持倉相關標的的投資基金。
“‘短債長投’在美國的中小銀行中普遍存在。”華南一家公募機構的金融板塊研究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在他看來,大型銀行的監管較為嚴格,儲戶類型更加多元,單一資產的比重也不會太高,在面對沖擊時的抗風險能力更強。
一位海外市場研究員進一步分析稱,短期來看,如果后續風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此次風波將間接影響重倉中小銀行和科技企業的二級市場投資基金。
風波中不失布局機會
當前,硅谷銀行破產事件是否會引發“金融海嘯”成為了全球市場熱門話題。
上海某中外合資公募的一位基金經理認為,此次事件會促使美聯儲去重新思考目前的加息節奏,但如果影響尚在可控范圍內,加息的節奏受到的影響可能有限。“美聯儲需要適度衰退來壓通脹,所以如果只是硅谷銀行的問題,沒有引起太大的連鎖反應,那影響就比較有限,畢竟美聯儲每次加息都多少會出一些小問題。”
在目前形勢下,基金經理將如何調整自己的配置組合,是否有新的布局打算?在上述中外合資公募的基金經理看來,本次風波也可以被視為一次機會,“我去年四季度期間減持了很多美股,現在在等機會上車。所以,這次風波可能帶來一次短暫的市場回調,對我而言反而是有利的。”
在他看來,此次風波會對中概股產生短期沖擊,沖擊主要來自于流動性。“海外基金在面對流動性風險時,一個比較可能的選擇就是拋售一些非核心資產,而中概股對他們來說就屬于這類資產。”他認為,此次硅谷銀行風波中受到波及科技企業以初創型為主,成熟的科技企業受到的沖擊比較有限,因此這波回調將會是短期的,長期前景依舊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