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具體來看,杭州此次的政策包括以下幾方面:對已在杭州市區落實就業單位的35周歲以下的普通高校大專學歷畢業生,可在市區辦理落戶;45周歲以下普通高校碩士研究生可以“先落戶后就業”;放寬技能人才落戶,全面放開縣域落戶政策。
“人才是第一資源,杭州放寬落戶政策正是對中央相關政策的落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學院副教授陳建偉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人口總量進入負增長區間,發揮聚集經濟效應需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吸引人才流入,形成人才高地,長遠來看有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短期也有助于穩定房地產市場。”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杭州對落戶門檻進行了多次調整,大專學歷可落戶并非首次。2019年5月,杭州市曾放寬落戶條件,全日制大學專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州工作并繳納社保的,可直接落戶。但僅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在2021年10月,杭州又將大學生落戶的門檻提升到本科畢業。
在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產業經濟中心主任宋向清看來,“此次落戶政策再放寬和杭州當前的發展方向緊密相關,一方面是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制造業再次回歸,這些都需要多元化的技能型人才”。
搶人
事實上,杭州并非唯一允許大專學歷落戶的城市。
2022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長沙市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放寬人才落戶限制,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在長沙就業人員可即時申報落戶,享受在長沙購房資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長沙市的限購政策是大專以上學歷在長沙就業人員落戶滿1年,且在長沙已連續繳納12個月社保或個稅,才能在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住房。
相較于長沙,大連則可稱“零門檻”落戶。2022年5月,大連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全面放開落戶條件的通知,6月1日起,全面放寬個人落戶學歷和年齡限制。中職學歷以上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有繳納社保記錄、擁有合法產權房屋等均可落戶,大連戶籍人員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投靠落戶。
為何各地頻頻放寬落戶條件?陳建偉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是為了協同“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人口紅利”主要是依靠青年人口規模大、養老負擔輕所實現的,“人才紅利”是“人口紅利”階段過后通過提高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訓實現的,“人才紅利”才是當前更需要依賴的人口因素,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推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市場和機制進行轉換。
在宋向清看來,“各地降低落戶條件還可以促成現階段各個城市之間積極有效的人才流通,說明城市對快速發展經濟存在緊迫感和使命感,對國家的創新也是十分有益的,應該支持鼓勵”。
留人
“落戶門檻放寬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留下人,關鍵看公共服務的支撐,例如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宋向清指出。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留住人才方面,各地也頻頻出招。特別是杭州,因政策優厚,#杭州吸走北京上海人才#還曾沖上微博熱搜第一。
例如,在生活方面,杭州對本科生補貼1萬元、碩士生補貼3萬元、博士生補貼10萬元,畢業時間在2021年10月14日(含)之前的博士生,補貼標準仍為5萬元;在租房方面,在杭州市無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賃住房、人才租賃房等住房優惠政策的,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大學畢業生發放租房補貼,每戶每年發放1萬元,可發放三年;創業方面,畢業五年內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高層次留學回國人員(團隊)在杭創業創新項目可申請3萬-100萬元資助,特別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最高給予500萬元資助。
長沙也在此前發布了《關于促進湖南海歸人才科創園(長沙·海歸小鎮)人才聚集和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長沙市望城區骨干人才認定和獎勵辦法(試行)》,從人才獎補、企業獎補、引才引智獎、創新研發獎、金融服務保障、工作生活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36條具體獎補措施。
“就業和宜居對人才的吸引力尤為重要,就業取決于經濟產業發展,宜居取決于公共服務質量、人文地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因而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之外,更需要打造宜居的城市環境。”陳建偉分析稱。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張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