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田間培訓課讓我學到了烤煙育苗、整地打廂、移栽和大田管理新技術。”在湖南永州東安縣南橋鎮烤煙種植基地的烤煙種植技術培訓課上,種煙大戶胡華收獲滿滿,他對今年種植好100畝烤煙更有信心了。
連日來,東安縣組織農技人才和黨員志愿者共建“田間課堂”,著力解決種養殖戶在春季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指導做好育苗育種、春耕春播、防災減災等工作,把培訓搬到田間地頭,送惠農政策到民眾身邊。
在端橋鋪鎮端橋鋪居委會沃柑產業基地,400余畝沃柑進入采摘期,村民們穿梭在果樹叢中采摘成熟沃柑。基地負責人周松柏正向縣里科技特派員介紹今年收成:“果樹通過科學管理,預計畝產量達4000多斤。”
東安縣全面進入花期的12萬畝油菜正值田間管理關鍵時期。在橫塘鎮寶塔巖村油菜示范基地,東安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郭和林一行走進地里認真查看油菜生長情況,就當前油菜田間管理技術要點跟農戶進行詳細講解,并提出要迅速清溝排漬、搞好病蟲防治等意見。
“今年全村共種植油菜500余畝,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油菜產量比往年強,預計可產20多噸菜籽油,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創收總計約50萬元。”橫塘鎮寶塔巖村黨支部書記蔣紅云說。
近年來,東安縣組織科技特派員進村入戶,堅持把“田間課堂”開辦到鄉村一線,因地制宜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技術診斷、技術攻關、技術推廣等服務,提升基層農民科學種養能力,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
今年,東安縣共選派了122名科技人才作為科技特派員。截至目前,該縣已舉辦“田間課堂”310場次,培訓農民8000余人次,發放農技資料10000余份,幫助解決實際生產問題1000余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