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這一年中,超過50%的價格降幅減輕了患者的負擔,臨床上新型胰島素可及性更強,同時也挑戰著藥企的業績和經營能力。
在11日舉行的“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暨胰島素臨床應用百年紀念” 研討會上,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患者代表張蕊表示,藥品集采幫助患者降低了很大醫藥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可負擔的治療方案的選擇。
“以我使用的優泌樂為例,之前是 60~70元錢一支。現在是23.57元一支,按照每月使用2支計算,年用藥費用基本不到600塊錢。”張蕊說。
2021年第六批國家藥品集采(胰島素專項)首次擴展到生物藥領域,涵蓋了臨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島素共16個通用名品種,中選藥品平均降幅達到48%,最高降幅在70%以上。2022年5月,胰島素國采中選結果執行后,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用藥負擔和國家醫保的支出。
米內網數據顯示,近年來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胰島素及其類似藥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21年突破280億元。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病率不斷提高,患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由2011年的9000萬增加至2021年的1.4億,增幅達到56%。在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中,只有約1/3的人接受治療,而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又只有一半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糖尿病是我國慢病防治的重點之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糖尿病防治行動”提出的明確目標要求,到2030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曉率要達到60%及以上(目前還不到40%);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要達到70%及以上。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玉秀在研討會上表示,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是降糖治療的“終極武器‘’,也是糖尿病治療的最后一道防線。隨著近年胰島素帶量采購的深入執行,藥物大幅降價,患者負擔顯著降低。集采也進一步縮小了第三代胰島素與第二代胰島素的價格區間,助推臨床應用上的升級換代和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提升。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廣泛應用的第三代胰島素類似物已經可以模擬人體正常生理分泌曲線,同時可讓患者注射時間更靈活,治療依從性也得到顯著提升。之前因為價格的差別,我國糖尿病控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都有很大的挑戰,但是集采已經使得胰島素類似物的價格和人胰島素的價格非常接近了,這樣就讓更多的患者能夠有機會使用新型和更安全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集采已經成為推動企業、醫院、醫藥行業改革的重要一環。“以量換價”的新型招采模式對于企業降低成本、研發創新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企業的業績增長也提出了新的挑戰。2022年的年報顯示,多家胰島素藥企其糖尿病相關的業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禮來參與了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胰島素專項),并以最高73%的價格降幅成為唯一一家在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和速效胰島素類似物組別中進入A類名單的跨國企業。
禮來制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文睿表示,創新和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可負擔性是企業的兩大目標,經過巨大的努力和研發投入開發出來的新藥品,企業也希望獲得合理的回報,但對于創新藥品的價格保護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專利期過后藥品價格就會大幅下降。
“像藥品帶量采購,是一個好的政策,因為它能夠使得藥品大幅度地降價。在美國,一些比較有悠久歷史的藥品需要降價,與此同時,我們繼續去開發新的藥品,對胰島素進行升級換代。”戴文睿說。
今年3月,禮來、諾和諾德、賽諾菲三大胰島素廠家先后宣布在美國市場大幅降價,降價幅度都在70%~80%。(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