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漈哪幾個月沒水;百丈漈什么時候去合適
來源:【溫州新聞網】
全國最高單體瀑布百丈漈瀑布。林峰 攝
珊溪鎮水上噴泉美景。 鄭國健 攝
溫州網訊 水美文成!文成之水美,美在澤被萬家——作為浙江省十大最美水利工程,文成珊溪水庫造福溫州700萬人口,為全市三分之二GDP提供水資源支撐,供水受益人數、年供水量均為浙江之最,它還在汛期,守護下游25萬百姓和百萬畝農田;
文成之水美,美在清如璞玉——其流淌之處,灣灣汊汊,皆是青山美景。天頂湖高懸于山嶺之上,四面青巒,白鷺翻飛,舟在青天魚在云,是都市人極佳的休閑所在……
這里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青山綠水之外的資源極為有限。20多年來,為保護溫州的“大水缸”,全縣95%的轄區列入水庫保護地紅線范圍,產業發展又因水受限。
換種思路,枷鎖可能就是鑰匙。近年來,文成利用溫州獨一份的水資源,做足水文章,全域旅游、新能源項目、大健康產業等水經濟多點開花,逐漸走出山區發展的一條“水路”。
保護水:當初的后發成為今日寶藏
“20多年來,文成大規模開展畜禽養殖綜合整治,主動拒絕100多家企業入駐,累計拒絕200多億元的工業投資……”在文成采訪,時常可以聽到類似的表述。
但簡單數字的背后,是一個個致富夢的半途而廢。為守護水美,文成山區百姓做出了一次次巨大犧牲。10年前,本報“珊溪水·家園夢——尋訪護水使者”采訪第一站的黃坦鎮培頭村,就在珊溪水庫支流的上游。村黨支部書記張聰富是帶頭拆掉豬欄的“出頭鳥”,每年穩穩的20萬元收入說斷就斷。但張聰富也還記得,養豬業最高峰時,黃坦鎮空氣里都是豬糞味,1000多家養豬場,養豬產業綜合生產總值達3億元以上,是當地的支柱性產業。黃坦鎮割肉斷臂關停養殖業后,張聰富做過鞋幫來料加工,隨著年輕人不斷外出,如今來料加工也做不下去了。讓他欣慰的是,如今村里的環境變美了,水清草綠花香,環境宜居,產業也更加多元了。
不單單黃坦鎮,珊溪、巨嶼等飛云江沿線鄉鎮,都曾是歷史悠久的古商埠、水路交通樞紐,隨著珊溪水庫周邊3.7萬移民的外遷,各地都基于環境優先而調整產業結構,飛云江全域經過多年綜合治理和管控,環境日趨向好,水質穩居全省八大水系之首。
此外,文成還加強各鄉鎮水源區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先后完成南田鎮、百丈漈鎮、玉壺鎮等城鎮污水三級管網(入戶管網)建設工程、城東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二期工程、黃坦坑江坑段治理工程、泗溪河入庫口生態修復工程等。
2016年,文成又提出“云江秀水、十里畫廊”整體建設方案,沿飛云江的珊溪、巨嶼、峃口、平和四個鄉鎮打破行政界限,聯手布局云江秀水線路,共同吆喝山水風光,打造飛云江全線康體休閑養生勝地。這個思路,亦在后來浙江省關于推進山區26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的文成定位中,得到充分體現。
激活水:一個“水”字兩種“用”法
靠水吃水,吃法不同,收成迥異。
很多人游文成,是沖著全國最高單體瀑布百丈漈去的。殊不知,百丈漈的“重出江湖”也是歷經波折,劉基筆下“百斛長空拋水晶”的壯觀,一度氣若游絲、細若龍須。
1958年百丈漈一級電站建成,瀑布的水被截流,沒水的百丈漈只剩下百丈懸崖。直到2010年,總投資700多萬元的百丈飛瀑引水工程完工,百丈飛瀑才重新激活。從此,中華第一高瀑百丈漈、浙南最大的人工湖飛云湖,因水而名,并與億年壺穴奇觀國家森林公園銅鈴山、“洞天福地”劉基故里等相融,助力文成全域旅游。
以百丈漈瀑布得名的百丈漈鎮,是文成縣唯一具備農業、工業、旅游業三產融合條件的鄉鎮。站在鎮域地圖前,鎮黨委書記邢越鋒講起“一湖一瀑一古村”的思路,滔滔不絕。以百丈飛瀑引人流,以天頂湖招大項目,以千年古村復活文化,以農業頭部企業助農,再通過環湖產業帶串聯各村,把游人、投資商、村民都留下。
眼下,他最期待的是文成首個百億文旅項目億聯天頂湖國際旅游度假區未來巨大的帶動效應。雖然天頂湖周邊已經有主打水字休閑文章的天頂湖農莊、嘉南美地項目,但天頂湖國際旅游度假區的想象空間更大。該項目首期規劃建設的地中海大酒店(Club Med)、天頂湖世界云旅中心、云頂海洋世界、國際海獸劇場、水上運動中心、天湖金色沙灘等一批項目,不久將精彩亮相。
從泰順的華東大峽谷到文成的天頂湖,億聯控股集團看中的正是山區縣的山水資源。該集團總裁助理龍鵬飛說,天頂湖原生態水環境和鄰近的百丈漈、劉基故里景區,是獨特而稀有的寶藏;文成僑文化帶來歐洲生活方式,未來能給更多外資公司落地提供助力;招引項目重點是要招來產業鏈主,由本地民企與政府長期合作建大平臺……他特別提到,所有建設都要“敬畏”這塊風水寶地,決不能破壞這里的山頭、湖心島、白鷺棲息地等生態林地以及水灣溝汊等水系自然形態。
利用水:水產業經濟帶來的新期待
走進位于巨嶼鎮的白鷺洲水經濟產業園,河流碧綠,白鷺盤旋,山巒層層。“我們文成水好,你看,娃哈哈都來了。”巨嶼鎮副鎮長夏曉曦告訴記者,上月,娃哈哈兩條日產量3萬件的乳飲料生產線率先投產,同時八寶粥、礦泉水等拳頭產品的生產線也在快馬加鞭,預計年底前落地,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
娃哈哈的引入具有標桿意義,助力當地產業園形成“水經濟”群聚效應。
緊挨著娃哈哈的,是占地20畝的艾米CoCo蜜功能性飲料生產基地,第一條生產線即將調試生產。“除了好水,在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甜的!”浙江艾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建文,最喜歡這種廠區建在田野里的感覺。未來4條生產線全部達產,預計日產量可達6萬至8萬瓶。
“我看到他們產品名稱里有個‘蜜’字,就想著也許與蜂蜜有關。”文成中蜂協會會長周光彬主動找上門。CoCo蜜是一款新型潮流飲料,每瓶含有32克蜂蜜。如今,CoCo蜜的主要原料都是文成本地的蜂蜜和水,通過蜂蜜水深加工,可將文成農產品帶入產業賽道。牽手CoCo蜜后,周光彬的蜂箱從2000箱增加到6400箱左右。更重要的是,周光彬帶領養蜂大戶,開展中蜂產業幫扶項目,以折股量化的方式,帶動7000余名低收入農戶一起養蜂,所產優質蜂蜜,艾米食品將全部消化。
“這次合作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好的解釋。”周光彬說,文成的“蜜礦”還有四成待開發,潛力很大。文成縣生態產業園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富青介紹,目前,文成正在請專業機構進行全縣環境承載量的分析,未來水產業將根據這個分析結果來布局。在他看來,正在對接的幾家乳制品、礦泉水、咖啡飲料項目落地后,加上文成本地的制酒、白醋業和抽水蓄能電站,文成的涉水產業的發展前景,將不可限量。
文成水往高處流,以水為媒,當地正開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共同富裕的高能篇章!
本文來自【溫州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