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通天巖景區圖片;贛州通天巖景區地圖
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西北郊的通天巖風景名勝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江西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具有“丹霞地貌獨特、石窟文化深厚、文物古跡眾多、生態景致宜人”四大特點。
通天巖風景名勝區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是我國江南地區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窟寺,是我國佛教界石龕造像十八羅漢的形成地,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石窟”。代表性地貌景觀景點主要有忘歸巖、觀心巖、龍虎巖、通天巖、翠微巖等。其中雕刻于唐代的8尊造像飄逸灑脫、栩栩如生。
通天巖
翠微巖
忘歸巖
觀心巖
龍虎巖
著名服飾考古學家沈從文先生贊嘆“佛像衣褶圓潤、刀工精細、刀法柔和、為雕像上乘之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專家宿白也曾寫詩贊嘆:“早龕菩薩像,晚補羅漢群,創始云晚唐,千古映贛江”。歷經千年,蘇東坡、王陽明、唐邦佐、蔣經國等名人在此留下了眾多歷史遺跡,遂使通天巖揚名海內外。北宋大文豪蘇東坡1094年與隱士陽孝本在通天巖暢談人生,共同栽種了象征友誼的鐵樹,千年鐵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明代理學大師王陽明1517年刻在忘歸巖石壁上的五言詩 “青山隨地佳、豈必故園好、但得此身閑、塵寰亦蓬島、西林日初暮、明月來何早、醉臥石床涼、洞云秋未掃 ”心懷天下、四海為家的浪漫理學思想至今仍是東南亞各國唯心主義哲學學者們研習的文章;公元1579年贛州通判唐邦佐留在通天巖的三品書法清新飄逸、縱橫揮灑,融眾家之長,無論是運筆、結構還是章法都有獨到之處,是通天巖書法藝術價值最高的書法題刻,是書法石刻藝術歷史長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蔣經國1939年至1945年主政贛南時,倡導實施他的新生活運動,通天巖至今留下了蔣經國舞廳和避暑山房,是蔣經國先生新生活運動的真實寫照。
廣福禪林
如今的通天巖,新石刻區、情苑、龍鳳苑、十二生肖園、人生薈萃園和水上游樂園與通天巖石窟緊緊相連,體現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自然與文化的和諧統一,是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主要景點有23.66米的丹崖臥佛、9.99米高的漢白玉滴水觀音、贛州歷代名人造像、千佛洞和財神廟等。
通天湖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巖,熱忱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