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紀念堂預約入口下車-2023年紀念堂預約入口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交軒 記者 王瑞)距離2023年清明節還有二十余天,由于今年4月5日實行單日放假、沒有調休,預計節前各周末將集中出現祭掃大流量。
3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上周末(3月4日、5日),前往普覺寺、西天寺、岱山、隱龍山、雨花功德園等墓園祭掃的車流量已大幅增加,周邊道路出現車多緩行現象,墓園停車場早早飽和。
根據氣象預報,本周末(3月11日、12日)將迎來陰雨降溫天氣,對道路通行狀況或將造成影響。
△供圖
機場二通道繞行更便捷
今年各墓園在雙休日及節假日仍實行預約祭掃,預計3月11日、12日、18日、19日、25日、26日以及4月1日、2日、5日、8日、9日為祭掃高峰,7:00至13:00為重點時段。由于寧丹路一線仍在施工,3月4日、5日周末兩天該路段和大周路均不同程度出現車輛排隊現象,高德地圖延誤指數明顯上漲,高峰時期寧丹路緩行車流超過100米,周邊各墓園停車場均飽和外溢。除此之外,安德門大街、花神大道、繞城公路南段延誤指數均環比上漲,而機場二通道、數字大道、將軍大道則通行順暢。
建議,前往城南地區墓園的市民選擇以下線路:城北、城西方向來車通過數字大道、繞城公路、鳳臺南路至機場二通道,從大周路前往墓園;城東方向來車通過機場高速、翠屏山匝道、將軍大道、佛城西路、寧丹路前往墓園。棲霞區的龍泉山公墓周邊仙林大道天佑路至三環路路段交通壓力較大,市民可從智谷大道繞行,華僑公墓正門的燕西線車多緩行,市民可以繞行至奔馬路進入墓園進行祭掃。
同時,交管部門也將視交通運行情況采取分流管控措施,請廣大市民服從現場警力的指揮疏導,出行前請提前關注導航路況,合理規劃出行線路。
創盈路新增臨停接駁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城南地區各主要墓園停車場容量較小、周邊停車資源有限,且寧丹路正在施工,交管部門協調將創盈路設為臨時停車點(距普覺寺約1.2公里),允許私家車在執勤人員引導下順向停放,公交部門也在此安排了公交接駁線路,建議自駕祭掃的市民將車輛在此停放后,選擇公共交通或步行前往普覺寺,避開擁堵區域。
當墓園停車場停滿后,現場警力將引導祭掃車輛前往臨時停放區域進行單排順向停放,到雨花功德園的祭掃車輛請停放至花神科技園內部停車場,花神大道、紫荊花路禁止車輛停放。
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前往
上周末,各墓園周邊輕微碰擦事故量有所增長,多為駕駛人在緩行路段爭行或從違停位置匯入道路時發生碰撞。
對此,部門表示,一方面將繼續在祭掃高峰期間,每日6:00-14:00,寧丹路、大周路、安德門大街雙向禁止大貨車、教練車、農用車行駛,原持有白天運輸通行證的渣土車在上述時段也禁止通行;另一方面,寧丹路一線信號配時已完成專項優化調整,各重要路段均安排專門警力指揮疏導,請廣大市民盡量錯峰祭掃、配合指揮,將車輛停放在指定地點,避免因違停或搶行造成事故風險。
除此之外,公交部門繼續在祭掃高峰日臨時開通6條往返運行、流水發車模式的掃墓專線,分別從雨花臺南大門、安德門地鐵站、鐘靈街地鐵站發往普覺寺、隱龍山等墓園,請廣大市民盡量選擇搭乘公共交通出行。
【相關鏈接】
預約祭掃時間安排
今年清明祭掃時間為3月8日至4月18日,其中雙休日和清明節當天(3月11日、12日、18日、19日、25日、26日以及4月1日、2日、5日、8日、9日、15日、16日共13天為祭掃高峰日)市屬各殯葬服務機構實行預約祭掃,其他時間可直接前往祭掃。
預約方法
一、網絡預約
通過“我的南京”APP或“南京殯葬96444”微信公眾號登錄“寧思念”平臺進行線上預約。
1、登錄方式
(1)“我的南京”APP登錄,進入首頁點擊“寧思念”。
(2)關注“南京殯葬96444”微信公眾號,點擊“服務”——“寧思念”進入。
2、進入平臺完成實名認證
注:針對于實名認證,可先嘗試進行登錄,如登錄提示未注冊,需用戶先進行賬號注冊,根據實名注冊認證功能逐步填報信息,而后完成實名認證注冊,方可使用平臺。
3、預約祭掃
用戶可在線對開放的公墓、紀念堂進行祭掃預約,根據祭掃預約要求填寫相關信息,每人可進行5次預約,包含本人和代他人,代他人預約最多可預約4人,同時用戶可通過我的功能中“我的預約”對預約信息進行修改、取消操作,每條數據可修改3次。
【操作說明】首頁→點擊“祭掃預約”
注:代他人預約可通過“+”號進行人員信息增加,通過“-”號進行刪除。
二、電話預約
通過聯系市屬各殯葬服務機構咨詢電話進行預約。(詳見下表)
【溫馨提醒】
3月8日至4月18日期間的每個雙休日及4月5日清明節當日,為客流高峰日(共計13天),公交企業將在安德門、雨花臺南大門、鐘靈街、攝山星城等公交或地鐵換乘點,臨時開通6條往返運行、流水發車模式的掃墓專線,分別前往隱龍山公墓、普覺寺公墓、鯉魚山公墓、西天寺公墓、岱山公墓等祭掃點。公墓周邊相關公交線路及地鐵班次將根據客流情況加大運力投放。
請大家合理安排好祭掃時間,防止人員聚集。盡量選擇公共交通,避開假期祭掃高峰。積極踐行低碳祭掃,通過敬獻鮮花、網上祭祀、社區共祭、集體江祭等活動,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不銷售、不購買、不使用封建迷信等祭祀用品,不在街頭、廣場、小區等地焚香燒紙點燭。自覺樹立環保意識,做到祭掃時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生活,維護城市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