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口碑好的餐廳,庫爾勒特色美食一條街
一方山水,有一方情,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豐富而多樣化的地方特色美食,是我們博大深厚的飲食文化當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地理條件的變化,各地特產和飲食習慣,都有著千差萬別的個性,在交通和信息都更加發達的今天,能夠了解,并品嘗到越來越多的地方特色美食,對北京人而言,又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盡管大伙兒都知道,最親切的味道還是抵不過家鄉的炊煙,但北京人依然可以找尋到一些別樣的味道,它們來自,但卻都在北京這片兒土地上歷久彌新,今兒就跟大伙兒聊一家隱藏在海淀區的新疆駐京辦餐廳。
現在很多駐京辦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它們確確實實把各地的味道都帶進了北京城,在海淀區,四道口路,大鐘寺的附近,有一家名為新疆巴州金絲特的餐廳,它的旁邊就是新疆巴州人民政府駐北京的聯絡處,距離今天,已經有十多年了。
根據在美食平臺上的了解,這家店在海淀區可謂‘小有名氣’不僅入選了各大榜單,很多北京人也是給出了非常高分的評價,全網排名第一,餐廳名字叫金絲特,是新疆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的一處景點兒,在蒙語中的意思是鳳凰頭上的一束光。
您從餐廳的正門兒進來,先看到的是一條長長的走廊,走廊兩側,是用新疆的地名,景點兒命名的包間兒,比方說米蘭廳,庫爾勒,墻上還有各種新疆的風景照,會給您一種瞬間穿越到了新疆的感覺。
大廳位于走廊的盡頭,整體的裝潢,不能說是富麗堂皇,但頗具特色,只需一眼,就能讓您知道,自個兒來了一家新疆館子,絲毫不遜色于牛街的吐魯番餐廳,餐廳里的服務員兒,廚子,基本上都是地道的新疆人兒,從說話的口音,北京人就能聽出來。
翻開菜單兒,不難發現,它家的吃食,不光只有新疆菜,也有一些咱們常見的一些家常菜,打開第一頁兒,就給您標注出了本店十大必點菜,比方說牛羊肉烤包子,手抓肉,紅柳烤串兒,新疆手抓飯,滾刀辣皮子夾饃等等。
一家子來吃的話,點幾道招牌菜足夠了,眾所周知,新疆菜,油脂大,肉多,上來的話趁熱吃,因為放涼了再吃,多少會有點兒膩,首先要說的是橫菜手把肉,每塊兒肉的大小都相當均勻,有脊骨也有排骨,肉的厚度還是可以的,咱跟家燉肉,出來的成品也就這樣。
北京人來新疆館子吃飯,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對食材絕對的放心,都是從新疆本地運進京城的,一口咬下去,立馬就能吃出區別,新疆當地的羊肉跟其他地兒的羊,有很大的區別,咂摸起來微微有點甜,咸鮮之后還有筋膜兒,稍微有一點兒墊牙,一口肉,一口酒,絕了!
而且一丁點兒羊膻味兒都沒有,哪怕您把這道菜放涼了吃,照樣不影響它的口感,一份168,單從價格來說,比一般的新疆餐館確實要貴一些,但人家用的是真材實料,成本高,價格自然也會偏高,其實只要不糊弄事兒,北京人都愿意買賬。
二:烤包子,這吃食,住在牛街的老北京人最有發言權,它們家一共有兩種,一種是羊肉烤包子,一種是牛肉烤包子,北京城大部分的新疆館子,幾乎都是主打羊肉餡兒烤包子,牛肉的很少,它家烤包子跟別人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是有時間點兒的。
見天兒12點到1點出鍋,趕好時間下單,味道會更好,錯過了這個時間,吃起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死面的皮兒稍微會有些艮,用北京話說就是沒了嚼頭兒,主要還是因為放涼了之后汁水都被面皮兒給吸進去了,所以會大大影響它的口感,好在肉沒問題。
三:滾刀辣皮子夾饃,這道菜光看賣相兒就特別有食欲,所謂的辣皮子就是辣椒,據說用的是新疆本地的辣椒,不同于湖南跟重慶的辣椒,長的倍兒長,特別適合北京人的口味,吃起來只香不辣,還有一種是青辣椒,兩種不同的辣椒結合到一起,吃進嘴里特別有層次感。
一口下去,既能吃的顆粒感,還能品嘗出辣椒的香氣,不愧是它們家的必點菜品,確實值得推薦,就像北京網友說的一樣,能排在榜單中的第一名是有道理的。
四:新疆手抓飯,一般情況下,米飯跟羊肉一塊吃會很膩,但它這個沒有,胡蘿卜遇到羊肉,煸出了不一樣的香味兒,再加上米飯的彈性,粒粒分明,再配上點兒小辣椒,去膩增香,飯量大的北京人,一口氣吃一盤兒不成問題。
作為海淀區十七年的老牌新疆餐廳,不得不說,金絲特餐廳在菜品的味道上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在堅持使用當地食材,當地做法的這一點上,還是非常值得北京人前去品嘗的,一家子來這兒吃一頓,人均也就100左右,跟其他大館子比,算不上有多貴。
畢竟每道菜里都有肉,價格上中規中矩,除了特色菜品以外,店里還有很多當地的糕點和小吃,品種豐富,價格親民,另外在餐廳的旁邊兒還有專門售賣新疆當地特色農產品的門店,也是非常值得您來逛一圈兒的,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地理位置相對較偏。
在母親節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與其送老家兒一些華而不實的禮物,倒不如帶著父母,全家人一起實實在在的吃頓飯更合適,畢竟老北京人要的是子女的陪伴,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形式主義,而這家金絲特新疆餐館,絕對是北京人帶父母下館子的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