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會有高原反應嗎(峨眉山金頂有高原反應嗎)
說到高原反應,不得不提起一個舊聞:
2018年12月27日,貨車司機倪萬輝夫婦在青藏線格爾木跑車途中,夜宿貨車駕駛室,因高原缺氧,兩人永遠失去了呼吸。
昨天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旅游文章,結果我的房東陳姐馬上告訴我,她也很想去西藏旅游,但是自己有一點高血壓,爬峨眉山都有些氣喘、頭疼,怕到了西藏有高原反應,因此總是不敢出發,非常遺憾。
西藏旅游,高原反應話題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危,永遠是高原旅游的頭等要素。今天就來捋一捋,西藏旅游,應該怎么預防、應對高原反應呢?
在海拔4000米的川藏線上,空氣中的含氧量約為13%,而成都空氣中的含氧量是20%左右。也就是說,4000米海拔的高原地區氧氣含量僅有平原地區的60%左右,大多數人到了高原地區,都會因為缺氧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
一、選擇“川進青出”的線路傳統的兩條進藏線路中,一是318國道川藏線,二是109國道青藏線,因為要一去一回,很多人在進出西藏時都會選擇“川進青出”的旅游環線。也就是說,從G318國道川藏線進西藏,然后從G109青藏線出來。
川進青出線路示意圖
1、川藏線平均海拔4000米,盡管會翻越1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還有2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但海拔變化循序漸進,從成都出發,海拔高度漸漸升高,人體有一個適應過程,不容易高原反應。
2、更為重要的是,川藏線沿途旅游接待設施較為健全,有成熟的旅游線路,住宿點基本都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即使發生高原反應,也有適宜人休息的地方。
川藏線海拔示意圖
3、反觀青藏線,其平均海拔4500米,一路高海拔地區,不僅沒有什么海拔變化,并且供人休息的地方都幾乎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沒有給人一個適應高原反應的過程。
4、青藏線是一條需要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的國道,和川藏線不同,自駕青藏線并非邊走邊玩,因為一路大都是漫漫黃沙與戈壁灘,少有景點,通常都是10小時的長途跋涉,更為疲憊、勞累,身體不舒服更容易產生高原反應。
考慮到第一次走青藏線,身體較難適應,大家在去西藏時,大都會選擇“川進青出”線路。
青藏線海拔示意圖
二、西藏旅游,應對高原反應,究竟有什么必要的措施?1、如上文所言,選擇“川進青出”線路,先走川藏線,待身體適應高原環境后,再走青藏線。
2、提前半月服用紅景天,到了高原后不要做劇烈運動。
3、第一晚別洗澡。因為洗澡水會加速血液循環,使得毛細血管擴張,耗氧量增大,加之第一晚剛到高原,氣候突變,洗澡容易感冒。感冒加上高原反應,等于“高原死神”。
4、多喝熱水,帶上唇膏。到了高原,溫度降低,空氣更干燥,不會感到明顯的口渴,但其實身體非常缺水,每天起床鼻孔里都會有干鼻血,嘴唇也會龜裂。喝熱水可以補充體內熱量,同時也補充水分,身體舒適,才有助于抵抗高原反應。
5、少吃多餐。在高原地區吃得過飽后,血液循環會集中到胃部,導致大腦缺氧。而西藏旅游,一般都是吃了后就在車里休息,旅程顛簸,引起身體不適,更容易高原反應。
6、保持良好的心理。高原反應一點也不可怕,怕的是你身邊沒有一個知道怎么應對高原反應的人。盡量找一個熟的師傅,當地人,他們對高原反應的判斷和處理都有經驗。即使有緊急情況,他們也能找到最合適、最快速、最有效的處理辦法。
7、提前準備好葡萄糖粉、高原安、氧氣瓶等高反藥物,以備高原反應時所用。
8、記住這樣一句話,是克服高原反應的最佳良方:反正高原反應只有去了高原地區才知道,而這一輩子總要去一次高原地區,擔心又有什么用呢?
9、高反概率。根據我的經驗,去稻城亞丁旅游,95%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序的高原反應,但100人中大概有99個人都能克服,只有一個人會出現嚴重情況,被迫回程。
三、不要輕易用氧氣瓶高原反應因人而異,沒有特定人群,但都有一個1~3天的適應期。
一開始出現高原很正常,盡量不要輕易拿出氧氣瓶來吸氧,因為這會讓身體對氧氣產生依賴性,不利于后面的正常行程。
自駕川藏線到西藏,盡量讓身體本能的適應力去攻克高原上的缺氧環境,如果三天之后,還有嚴重的高原反應情況,不建議繼續西藏旅游行程。
更多西藏旅游攻略、資訊,大家不清楚的可以私信問我(必須先關注才能發私信),小編保證有問必答,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