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洋貨市場有什么值得買的,2021年塘沽洋貨市場開了嗎
位于濱海新區的天津洋貨市場
曾是華北赫赫有名的“進口商品集市”
商場里買不到的東西 這里幾乎都有
同時也是外地游客來津必看的“景區”
提起中國的洋貨市場,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有一家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當年可謂遠近聞名十分風光,旅行社甚至把這里作為天津游覽觀光的一個景點帶著游客來淘貨,它就是位于天津塘沽區的洋貨市場。
天津洋貨市場的早期形成,是因為塘沽是天津開放的前沿,是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所在地,天津港又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從而為洋貨市場的形成、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支持和貨物保證。
洋貨從什么時候起家并在這里成為市場,當地人表述說,開始在這賣洋貨的全是跑船的海員。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現在的新洋市場一帶,先是有幾個人往街邊一站,瞅見有人來,就從懷里掏出個相機或望遠鏡一類的玩意兒,湊上前搭訕,有心買的經過一陣討價還價,就算成交了
而如今 當初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
時光仿佛在這里定格
今天 我們就一起來追尋時光的腳步
重回過往 看下洋貨市場的【前生今世】吧
塘沽洋貨市場的初盛時期
1989年,塘沽市場管理部門將原來的自由交易場所搬遷到吉林路一帶,并為其改造了頂棚式市場,棚子的周圍是一間一間的小房子,將擺賣的產品分門別類的經營,市場逐步規范經營。
塘沽洋貨市場的興起,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1991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大發展時期,國人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感。特別是洋玩意更是從沒見過,船員正好提供了一個讓國人接觸洋玩意的機會,而且都是國外的二手商品,帶回來低價便宜出售。所以,洋貨市場的興起也是當時那個年代必然的趨勢。
誰是洋貨市場的主要客群?
洋貨市場每天的客流量在4萬人次左右,它已成為天津甚至華北的一個重要小商品市場,客戶群體來自于,但主要是北京、河北、天津的客戶,也就形成了洋貨市場在華北地區的一個知名度。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至今,塘沽洋貨市場從最初的7000平方米擴增到現在的50000平方米,經營品種大到進口摩托車、家用電器、電子琴、照相器材、音響設備,小到服裝、鞋帽、手表、打火機等30大類上千種商品,只有你想不到的商品,沒有洋貨市場提供不了的商品。
再煥生機的洋貨市場
?如今,網絡、新媒體的沖擊裹挾著海外代購、跨境免稅店的爭相落戶,讓這個傳統到骨子里的洋貨市場,人流量明顯不如以前。
為了更好的保留洋貨市場的風貌,2015年洋貨市場已經被列入濱海新區首批13個整治項目中唯一重點區域治理項目,包括統一牌匾、加裝統一材質和顏色的玻璃展示柜、貨架等,改變之前雜亂不一的局面,規整后的洋貨市場內,購物環境變得更為典雅舒適、干凈整潔。
知情人說,洋貨市場上世紀70年代末進入高潮,大約15年之后,開始走下坡路。到2000年以后,隨著我國打擊力度的加大,洋貨商品逐漸淡出了洋貨市場,現在洋貨市場貼牌的“洋名牌”,早已名不符實,外地人來此,更多是為淘寶或找尋一種過去的記憶找尋這個時代 專屬于他們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