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掛職鍛煉的意義、大學生掛職鍛煉的意義和價值
掛職和借調有什么區別,掛職期滿后能否留在掛職單位?掛職實際上我國培養鍛煉干部的一種方式,借調一般是幫助借調單位完成一些突擊性的中心工作,或是干部調動的過程中的一種程序。
關于掛職和借調,和大家分享我的個人觀點:
目前實行干部掛職鍛煉,是我國培養和鍛煉干部最常規的一種方式,根據中組部組通字(1994)26號文件的規定,選派干部掛職鍛煉,要繼續認真貫徹執行中央決定的精神,按照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選派優秀的中青年干部到適合的地區、單位掛職。通過掛職鍛煉,使干部進一步開闊視野,解放思想,磨煉意志,轉變作風,積累經驗,增長才干,提高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的組織領導能力,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
我國干部掛職鍛煉分為下派上掛兩種方式。
下派就是從上級機關選派優秀干部,或是有培養發展前途的干部到基層單位掛職鍛煉,上掛,就是從下級選派到上級機關掛職鍛煉,主要目的還是開闊基層干部的視野,提升基層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政治業務水平。
選派掛職鍛煉干部,也是干部年度培訓計劃或是長期培訓內容的一個部分,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選派德才素質較好、有培養前途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干部掛職鍛煉。掛職鍛煉的干部,必須要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思想作風端正,有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具備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身體健康。
對于不同級別的干部下派或是上掛,要根據本人的職務和年齡要求進行選派,一般廳局級干部的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下,縣處級干部的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
借調分為上級向下級借調,平級之間的借調,也有下級向上級借調的情況,但是下級向上級借調的情況比較少,在平時的借調中,主要還是上級向下級借調的情況比較多。
大家要注意的是借調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一般借調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臨時借用,對于臨時借用的一般不超過三個月,借用期間,其工資關系和人事關系在原單位,但工作內容的考核由借用單位負責考核,借用結束以后,借用單位要對借用人員的表現情況進行實事求職的鑒定,同時將鑒定意見告訴借出單位組織和人事部門;二是借調一般是屬于正式調動之前的過渡辦法。
如果上級單位需要某一個干部,或是崗位空缺可以通過借調的方式來解決,借調時間一般為半年到一年,借調期滿如果借調單位認為該通知符合本單位用人要求的,可以正式發出調動函,履行正式調動程序;三是如果借調單位通過一年的借調期考察,認為借調人與本單位用人標準還有差距的,可以終止借調,借調人回原單位工作,借調期間的工資、人事關系由原單位管理,借調期滿也需要正式出具現實表現的鑒定材料。
如果說借調人員還有可能調入借調單位的話,那么對于掛職的人員是否可以留在掛職單位呢?按照中組部的規定,原則上掛職是屬于一種常規性干部培訓方式,所以掛職期滿一般都要回到原單位,但在實際才操作中,也有掛職期滿以后,如果掛職者本人有意愿,掛職單位也需要的在履行必要的干部調動程序以后,留在掛職單位工作。
當然這個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掛職者本人有意愿,這個主要是指下派掛職的情況,一般上掛的鍛煉的這種機會極少;二是掛職單位有需要。比如很多中央部委的干部都是基層掛職期滿以后,如果由基層單位黨組織提出申請,掛職者本人愿意,還是可以留在掛職單位工作的;三是必須經過必要的組織程序。比如要經過當地黨委組織部門出面銜接,取得上級組織部門的同意,留在掛職單位繼續工作,對工作更加有利,也有利于干部成長和培養的,可以辦理掛職干部的正式調動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