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對兒童成長的深刻影響,蒙臺梭利對我國的幼兒教育有什么影響
從事蒙臺梭利教育的人,都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成人跟隨孩子,孩子跟隨自然,孩子把我們帶向未來!
此刻,作為教育者,我們都明白了,兒童不再是一個等待成人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再是一張可以任意涂鴉的空白紙張。
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告訴我們,兒童生來具有潛在的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發展著的,并且具有無盡的力量。
我們成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激發和促進兒童“內在生命力”的發揮,使它能夠按照自身的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的發展。
嬰兒是一個精神胚胎
人類有兩個胚胎時期,一個是出生前,是生理胚胎,這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
另外一個是出生后具有的精神胚胎,這是人類所特有的。
0~3歲的孩子正處于精神胚胎期,雖然已經具有了微縮版人的模型。
但實質上還是處于胚胎期,對環境的適應、動作能力的發展、語言的學習等,都處于一個不斷“適應”的階段。
精神胚胎期是嬰幼兒逐漸從無意識轉化成有意識,形成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階段。
同時也是嬰幼兒需要、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發展關鍵時期。
蒙臺梭利博士在《童年的秘密》書中提到:成長中的嬰兒像一個精神的胚胎,他需要一個特殊的環境。
這種環境充滿著愛的溫暖,有著豐富的營養,這個環境里的一切都樂于接納它,而不是傷害它。
因此,作為成人,要設置能滿足兒童精神胚胎發展的環境,排除不利于其發展的因素,使兒童的精神胚胎健全發育。
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不管是天才藝術家、科學家,還是普通人,每個人的心理都是從精神胚胎期慢慢發展起來的。
蒙臺梭利博士指出,“精神胚胎”階段是人類適應社會過程的第一階段,是人類心理發展歷程的開始,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生命獲得發展。
然而,兒童的發展要遵循大自然的的法則和規律,我們成人的工作就是對兒童發展的自然法則和規律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為兒童服務。
處于0-2歲的孩子,成人常常聽不懂兒童所說的話,而成人的聽不懂也會導致一些孩子會出現易怒的表現、會發脾氣。
處于精神胚胎期的兒童,作為教育者,如何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呢?
辦法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解決調影響兒童發展的一些障礙。
處于精神胚胎期的兒童,會面臨哪些障礙呢?
此時兒童面臨的障礙,是由環境與兒童自身能力的局限造成的。
蒙臺梭利博士曾經提到,2歲是人類心理類型的一個分水嶺,2歲左右的孩子語言發展會有一個爆發期。
即使處于爆發期的兒童,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流暢。
如果這時候成人對孩子無法正確的用語言表達,而表現出不耐煩或者打擊的行為,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要知道,我們成人的每個行為都會對嬰幼兒的心理造成影響,這不僅會影響他的現在,還可能會影響他的未來。
比如有的孩子雖然到了2歲、3歲這個階段,但并沒有出現語言爆發現象。
雖然他們的語言器官是正常的,但他們就是不說話,甚至還用一些低年齡兒童用的基本詞匯。
對于這個情況,蒙臺梭利博士把它稱之為“心里失語癥”,這是一種心理病態,完全是由心理引起的。
這種語言遲鈍的狀態可能在某個時候突然消失,兒童可能會突然開始頻繁的說話,不僅如此,兒童的說話用詞準確、恰當,語法也很準確。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出現“心里失語癥”呢?
很大的原因在于,這些孩子在學說話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受到了某種障礙,使得他們無法把吸收的語言表達出來。
兒童在精神胚胎期,學習語言的時候會記住自己所學的東西,同時也會記住一些障礙對他的負面影響。
處于精神胚胎期的兒童,成年人某個不經意的行為,就會影響兒童正常發展,也可能導致其不正常發展,并對兒童以后的成長階段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常說,成年人心理障礙的根源通常是在幼年時期,正是源于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1-3歲的孩子無法正確表達自己并讓父母理解自己,這時候他就會遇到障礙,從行為上就會表現出哭鬧、發脾氣。
如果這時候有一個人能夠理解他,他就不會發怒了。
蒙臺梭利教育的偉大之處,在于她洞穿了孩子成長的秘密,教導我們成年人要真正了解孩子、尊重生命成長的自然法則。
如此我們的教育才有希望,我們的孩子才有前途。
蒙臺梭利教育,尤其是經典原著,建議每一位父母都值得深度,它能真正幫助我們去了解兒童生命成長的規律,并給予正確的引導。
你也可關注每日蒙臺梭利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蒙臺梭利育兒知識,我們攜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