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什么國家的人;牛頓是哪的人
愛迪生曾經(jīng)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聰明的人常有,但是能夠堅持鉆研與學習的并不多,這就是“天才”為何罕見的原因。中國古代有“仲永”,天資聰穎,可是他后天不努力,只知道吃自己的“老本兒”,最終坐吃山空“泯然眾人矣”,成為了有名的《傷仲永》。
回顧歷史上出現(xiàn)的那些天才,哪一位不是刻苦鉆研的學者,英國的天才牛頓、德國的天才愛因斯坦,他們?yōu)楹笫乐肆粝铝艘粋€個經(jīng)典的學術學說,而在中國也有位天才,填補了中國科學領域上的空白,那么,中國的這位天才叫什么呢?
牛頓是眾所周知的天才,他研究出的“三大定律”至今都被世人認可與學習,人人都把他當成“天才”,可童年時期的牛頓只是個學習成績平平的普通孩子,那時候的他非常熱衷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用心揣摩之后發(fā)明出了牛頓專有的風車、木鐘、折疊式提燈等等,直到有一天,一只蘋果落到了他的頭上,改變了他的命運。
一只蘋果落在地上本是普通的現(xiàn)象,可好奇的牛頓卻在研究,蘋果為何要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飛呢?從那之后,牛頓越發(fā)的喜歡沉思,翻閱各種書籍搜尋答案,他的母親只想讓他做個農(nóng)民,可牛頓卻整天地研究各種小試驗、小發(fā)明,讓他的母親感到非常頭疼,但最終還是接受了現(xiàn)狀。
長大后的牛頓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天才之舉,他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深刻地研究,成為現(xiàn)代工程學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之后他又提出了“牛頓運動定律”、“牛頓法”,在他的引領下開辟了大科學時代,難怪他被譽為“物理學之父”,可以說牛頓這位天才對人類的貢獻是極其偉大的。
愛因斯坦是猶太人,猶太人在二戰(zhàn)時期遭受了血的洗禮,可是猶太人的睿智與聰明仍然被延續(xù)了下來,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一個杰出代表。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父親經(jīng)營著一家小工廠,母親是家庭主婦,在家照顧著他們兄妹二人,從遺傳基因和生活環(huán)境上來看,沒有任何的家世背景或者是學術世家,可偏偏就出了愛因斯坦這位物理領域巨匠。
別以為愛因斯坦的父親是小商人就會為他提供不錯的學習環(huán)境,實際上并沒有,父親的小工廠破產(chǎn)后,愛因斯坦還經(jīng)歷過輟學的窘境,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學習的熱情。12歲時他自學歐幾里得幾何,感受到了數(shù)學的奇妙之處,從那時起他癡迷于數(shù)學研究,又開始自學微積分,16歲考入了瑞士聯(lián)邦理工學院。
后來愛因斯坦轉為瑞士國籍,他的一些學術學說也先后出版,《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為他獲取了博士學位,《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又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更是他的“代表作”, 人人都認為他是物理學的天才,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癡迷與鉆研程度。
與前面兩位天才相比,中國的這位天才出身較為優(yōu)越,他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曾擔任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曾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大概已經(jīng)猜出來中國的這位天才是誰了,沒錯,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錢學森。
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為他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錢學森的學習路程是非常順暢的,再加上他聰明、刻苦,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之后又考上了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學生,開啟了他的異國學習生涯。在美國時,錢學森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天賦,在航空與數(shù)學領域都取得博士學位,之后在世界知名學府擔任教授。
在這些世界知名的學府中擔任教授,足見錢學森能力之強,他的能力讓美國軍方感到忌憚,當錢學森想回國效力時,卻一再遭到美方的阻止,先是監(jiān)禁后是軟禁,他歷盡艱辛才聯(lián)系上了中國政府,最后中國以釋放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為條件,才換來了錢學森回國。
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國防這塊明顯落后于西方國家,并且處于尖端人才稀少的尷尬局面,錢學森的歸來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的消息。回國后不久,在他的建議下成立了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兩彈一星”也逐漸被安排在了中國國防的日程之上。
當時的蘇聯(lián)與中國是友好合作的局面,后來隨著中蘇兩國關系緊張,蘇聯(lián)撤出了在中國的科學專家,面對如此艱難的研制環(huán)境,中國的科學家沒有放棄,在錢學森等科學家的帶領下,最終把“兩彈一星”研制成功,讓世界重新開始認識中國,自此中國不再讓人小覷。
要知道,剛剛建立起的新中國,在經(jīng)濟與科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像“兩彈一星”這樣的輝煌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里面包含著科學家們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心血與付出,這才換來了巨大的成就,讓世界各國都為之矚目,而“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則被作為一種精神流傳于后世,錢學森也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這些“頭銜”錢學森都是當之無愧的,他不畏艱辛也要回國的愛國精神值得人敬仰,他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仍然擔當起國防建設事業(yè)的重任,他的執(zhí)著值得國人敬重,正因為他才填補了中國國防領域的空白,如今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之一,他功不可沒。
牛頓、愛因斯坦、錢學森,這些被稱為“天才”的學家,他們在諸多的科技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人都認為他們有著聰明的頭腦,其實他們的“天才”來自于勤奮,更來自于執(zhí)著,那是對科學的癡迷和對科學的信仰。
學無止境,天才也是如此,他們從未因自己有成就而止步不前,而是不斷地去挑戰(zhàn)新的難題,正因為有了這些執(zhí)著的天才,世界文明、人類科技才不斷攀向一個又一個的高峰,這些天才讓人高山仰止,而實際上讓人仰止的是他們的執(zhí)著與勤奮的專注精神。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