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最愛的是誰、布達拉宮到底多可怕
01
松贊干布是吐蕃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一位吐蕃王,在他的統治期間,確立了吐蕃文字、法律、農牧、政府規劃等等,可以說吐蕃地區一切“純良風俗,賢明故事”都是在松贊干布時期確立的,他的本名也并不叫松贊干布,而是棄宗弄贊,因為百姓為了對他表示感恩,所以給他取了“松贊干布”作為尊稱,意為“嚴正沉毅”。
但是松贊干布干得最出名的一件事,不是把吐蕃統治得如何井井有條,而是他娶了一位唐朝的公主,也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也成了促進漢藏文化交流的大事被后人廣為傳頌,但是松贊干布求娶文成公主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甚至唐蕃雙方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松贊干布為啥一定要娶一個唐朝公主呢?
首先聲明一點,松贊干布并不是單身。632年,他就已經娶了尼婆羅的尺尊公主為妻。根據這個時間點可以看出,松贊干布統治吐蕃的時期,正是唐朝的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盛世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周邊各少數民族紛紛朝貢,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而唐太宗也一改前人”華夷之變“的偏見,對少數民族也能做到一視同仁。為了維系唐王朝與各民族的友好關系,就會挑選宗室女作為和親公主下嫁到各部落。終唐一朝,少數民族部落請婚40多次,大唐向7個部落送嫁和親的公主共計16位。娶到大唐的公主,對少數民族部落來說,是至高的榮耀,是地位的象征。雄心壯志的吐蕃王,自然不想失去這個提升地位的機會,尤其是他發現身邊的吐谷渾、突厥都娶到了大唐的公主,松贊干布也不想落后,便派了使者到長安提親。
02
638年,吐蕃使者帶著大量珠寶來到長安,向唐太宗表明了來意。但是對于唐朝來說,吐蕃還是一個新興國家,而且距離較遠,交流太少,對于吐蕃的誠意還需要考察。再加上當時唐朝那個時候剛扶持吐谷渾新王慕容順建立政權,要是貿然答應吐蕃的請求,容易引起兩國之間的矛盾。再三思考之后,大唐拒絕了吐蕃的請求。
沒有完成任務的吐蕃使者回去復命時,把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吐谷渾:說自己在長安受到了禮遇,并且天子已經同意和親了。正是因為吐谷渾從中挑撥,唐朝才沒有答應。憤怒的松贊干布聯合羊同攻打吐谷渾,吐谷渾無力還擊,逃往青海,吐蕃進而攻破黨項及白蘭諸羌。松贊干布還率軍20萬,駐扎于大唐松州的西境。他甚至口出狂言:若大國不嫁公主與我,即當入寇。
但是唐朝根本就沒有把吐蕃的威脅放在心上,依舊對之愛理不理,松贊干布見狀,開始攻打松州,松州都督韓威迎戰失敗,引得周圍不少羌族部落投靠吐蕃。唐太宗眼見事態不對,立即派遣吏部尚書侯君集、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右領軍將軍劉蘭,率步兵5萬分4路攻擊,最終在松州打敗吐蕃士兵,并斬首數千人。松贊干布只能退兵,派使者到長安請罪,并且又一次地提出和親。經過這么一折騰,唐太宗答應了吐蕃的和親請求。
03
貞觀十五年正月,吐蕃大論,也就是宰相祿東贊作為迎親使,帶著黃金五千兩和其他禮物到長安迎親。為了完成任務,祿東贊自愿留在長安作人質,只讓副使回吐蕃稟報。祿東贊在長安的這段日子,用自己卓絕的外交能力推動了唐蕃關系的友好發展,唐朝還授予他右衛大將軍的職銜。并“以瑯邪公主外孫段氏妻之” ,卻被他婉言推辭掉了。祿東贊深受西民的尊敬,至今還流傳著他在長安完成唐蕃和親使命的美麗動聽的傳說:
相傳,唐太宗給祿東贊出了四道難題,只有全部答對,才能迎娶公主。
第一道:用線穿過玉石。祿東贊找了一只螞蟻,在它的腿上綁上線,并在玉石的另一頭抹上蜜。螞蟻順著甜味穿過玉孔,祿東贊很快就把線兩端挽上一個結,第一個難題就這么解決了。
第二道:分出馬的母子關系。面對著面前的500匹母馬和500匹小馬,祿東贊先讓母馬去吃草,而讓小馬餓了一夜。第二天的時候,饑餓的小馬就自己去找自己的媽媽了。
第三道:唐朝官員拿出一捆光圓的棍棒, 向各部的使臣說:“凡能分辨棍木頭尾無誤的,即以公主婚其國王。”祿東贊把木棍扔進水里,棍尾因為較沉自然下沉,很快就將頭尾區分了出來。
第四道:辨別公主。唐太宗在后花園將文成公主和民間美女300人盛裝列隊在花園中,讓使臣從300個身高體型、服裝打扮幾乎一模一樣的人中找出文成公主。祿東贊早在之前就賄賂了公主身邊的近侍,打聽好了公主的長相“容貌美麗,超異常人,額有朱砂痣,臉印蓮花痕,口吐清香,常有綠蜂飛繞”,成功地找到了公主。祿東贊完成了唐朝出的考題,順利地為松贊干布迎娶到了文成公主。
04
但是公主入藏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從長安到吐蕃,有八千里的距離,只能走唐蕃古道。從西安出發,經過天水、臨洮,渡過黃河,翻過日月山,穿過切吉草原,經巴顏喀拉山、玉樹清水河、唐古拉山口,到西藏聶榮,最后到達拉薩。文成公主及隊伍從641年正月出發,到達拉薩時已經是643年的七月份。
藏族人民為鼓舞公主入藏的勇氣 , 創作了一首流傳至今的民歌《唉,馬林兒》。歌中唱到:“不要怕過寬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馬歡迎你。不要怕過高大的雪山,有一百頭馴良的牦牛歡迎你。不要怕涉深深的大河,有一百只馬頭船來歡迎你。”
松贊干布率兵在柏海迎接公主,見到公主以后,他激動地對身邊人說: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當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這座城就是后來的布達拉宮,松贊干布還放棄了之前住帳篷的習慣,與公主一起住在王宮中,因為文成公主不喜歡把臉涂成紅色的習俗,松贊干布便下令禁止。
根據《王統世系明鑒》中所記,文成公主(加:入藏時)帶了大量的金銀絲帛、牲畜、種子和各類能工巧匠,還有佛經360部,奇珍異寶600種,各類書籍400余部,極大地推動了藏地農業、醫學、教育的發展。
文成公主入藏,使得唐蕃雙方保持了長久的友誼。文成公主去世以后,每年藏歷四月十五的薩嘎噠瓦節,吐蕃百姓都會聚集在一起紀念文成公主,以緬懷她對當地百姓做出的貢獻。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澈冬澈 制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