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讀后感受50字、夸父逐日讀后感30字
看完《孫家棟傳》,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媧補天……這些古老的神話傳說,承載著前人對太空的渴望,訴說著中國人對深邃而神秘太空的向往,中國人從來不缺少飛天夢。而中國航天夢的實現,離不開一代代像孫家棟這樣勇于擔責、無私奉獻的航天人的努力。
看完他所有事跡,印象最深的是1984年,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在36000公里高空發射。當時如不“退燒”,整個衛星將失效。孫家棟提出建議,對衛星姿態調整5度。現場操作人員慎重起見,拿來白紙寫下“孫家棟要求再調5度”的字據,請孫家棟簽字,孫家棟毅然簽下自己的名字。衛星最終化險為夷,而這顆通信衛星投入使用,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國家。這個事件發生時,他55歲。
航天發射非同尋常,關鍵危急時刻需要有權威甚至一錘定音的意見,但這又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毅然決然簽下“孫家棟要求再調5度”,他完全將個人的一切顧慮拋至腦后,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這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從小到大一直普普通通,小時候最喜歡看的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被保爾柯察金的精神深深激勵著,小時候的夢想是將來能當科學家,但是面對人生路上的中考、高考,我因為平時的懶惰、懈怠蹉跎了青春光陰,與名牌大學失之交臂,畢業后也沒有從事一份感天撼地的工作,不能像孫家棟、袁隆平、屠呦呦他們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現在我從事的是一份平凡的銷售工作,但是不平凡來自平凡,平凡中孕育著偉大,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奮發圖強,干出業績,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出耀眼的光芒!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航天事業總是具有某種神秘感。過去對航天的宣傳報道保密的多,老百姓很少能接觸了解。孫家棟回憶,在中國導彈研制剛剛起步之時,保密政策是“不上告父母,下不告妻兒”。孫家棟的妻子直到1985年“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將國外衛星送上太空時,才知道丈夫是做什么的。讀到此處,我情不自禁,潸然淚下。此時,一位對工作勤勤懇懇、無限忠誠,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長者形象出現在我面前。與親人朝夕相伴,但從未透漏半句,這是需要多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和保密意識啊!中國有句古話,“自古忠孝兩難全”,當那些偉大的人選擇“忠”的時候,他的內心品嘗著怎樣的煎熬,內心會有怎樣的愧疚。沒有跟父母、妻兒分享自己的工作,在21世紀,這無疑是一種“親情背叛”。
最后,我想說的是,以后在工作中,我要以他為榜樣,顧全大局、勇于擔責、無限忠誠、樂于奉獻,扎實做好每一項工作,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昂揚的工作狀態投入到我熱愛的銷售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