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gtr r34二手(gtr r34二手出售)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汽車限制是非常嚴格的,不僅老車要按照排放標準到時間報廢,就連新車也不能改裝,哪怕是換個輪轂也能按照法律扣車罰款。所以相比于美國、日本這些大國來說,我國的汽車文化可以說是零。
即便在如此嚴格的環境下,也磨毀不了愛車人士的玩車心。在十幾年前的中國車市,那時的汽車選擇很少,而且價格要比如今貴很多。當年雖然沒有什么奧迪S3、豐田86這樣的性能車,卻仍然有不少“改裝神車”問世。也許以今天的眼光看來,這些車完全不夠格,但其中樂趣程度要比如今高價位的性能車的高不少。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十幾年前的“改裝神車”。
日產風度A31
對于日產風度這個車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作為天籟的前身和較早進入中國的B級車,風度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一輛偏向舒適的家轎。但那也只是第二代開始的風度,筆者這次說的A31是第一代風度。
當年A31之所以能火,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A31不同于后輩,是一臺標準的后驅車。在00年代想買一輛便宜的二手后驅車玩漂移,3萬元就能買到的A31是唯一選擇。二是A31在車架方面和當時的Skyline車系有極大的相似度,可以很簡單的移植S15的SR20DET發動機和GTR R34的RB26DETT發動機,改裝潛力巨大,肯花錢馬力上千不是問題。強大的改裝潛力和低廉的價格,使A31成為了名噪一時的飄移神車。
大眾捷達&高爾夫MK4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標題中的捷達MK4不就是第一代寶來嗎?沒錯,只是當時玩車的人更喜歡稱它為捷達MK4。我們都知道高爾夫本身是改裝零件很多的熱門車型,至于同平臺的寶來也是如此。十幾年前玩寶來的人非常之多,甚至在當年一汽大眾還推出了一款高達25萬售價的寶來R。
不過,這個R并不是代表如今的四驅性能版的R,而只是簡單的加強而已,只有180馬力的EA113在如今看來有點不夠看了。可能也正是因為馬力有限,寶來這個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內的渦輪改裝,筆者記得當年已有不少寶來通過更換大號渦輪和加強壓力值,取得了245馬力、300馬力的水準。這份數據即便擺在今天看,也是不折不扣的小鋼炮。
雪鐵龍 富康
如今的法系車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產品力上都顯得不主流了,但是在十幾年前的中國車市。老三樣之一是雪鐵龍富康,可謂技術含量不低的神車。也正是這款車,讓中國人了解到了法國人在底盤調教上的造詣。
也正是因為有著良好的底子,富康成為了00年代幾乎所有小排量比賽的標配車。曾經有一輛經過VTS168賽車研發中心改裝的富康,花了近19萬的改裝費用后,在北京金港賽道跑出了1分16秒361的好成績。為了讓大家有個對比,媒體駕駛的原廠法拉利458在此賽道的成績是1分17秒2。當然,其中有不少賽車手的因素在內,但是也不否定富康的實力。
三菱 菱帥
菱帥是筆者年輕時非常喜歡的一輛車,也是最接近自己的一輛車。菱帥這輛車的血統和第六代的三菱LANCER(該車第十代就是翼神),在當年是比較運動的家用車。更主要的是,菱帥在車架結構上與第六代Lancer EVO有著極大的相似,只要你肯花錢移植四驅系統和4G63發動機,再加上一套六代的包圍,簡直就是一輛如假包換的正宗6代EVO。
正是從菱帥開始,國內掀起了一陣普通版升級高性能版的改裝風潮。普通的馬自達3可以變成馬3 MPS,國產的思銘搖身一變成了日規的TYPE R,而且不僅是外觀相似,其性能也可以通過移植和升級,達到原版一樣的水準。這種感覺好比武俠小說,一開始你是個普通凡人,通過一步一步學習武功,成為一代大俠。以下攻上,不正是改裝的最大樂趣嗎?
總結
曾經的改裝神車在如今的年輕車主眼里,恐怕是非常的low了。相比于RS3、M4和C63這樣動輒百萬的豪華性能車,“老天籟”“老捷達”看上去有點可笑。不過,當年的改裝風氣是如今沒辦法比的,這些其貌不揚的老車既不為撩妹,也不是。只是純粹喜歡玩,喜歡折騰。可惜的是未來恐怕再也看不到這些“改裝神車”了,因為環保和拉動經濟,我們的選擇變成了三缸的寶馬和混動的卡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