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主持稿的開場白和結尾(論壇主持人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專家、領導、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山東日照,齊聚日照市嵐山區玉泉實驗中學,共享教師專業成長盛筵,深度探討教師育人能力提升和師生幸福生活創造的典型經驗。我是今天上午的會議主持人,來自河北張家口的霍慶老師。
這是全國第十屆教師育人能力提升與職業幸福創造論壇,會議的主題是“像教育家一樣工作和生活”。本次論壇由山東立德樹人教育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山東日照市嵐山區教育體育局承辦,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全力提供學術支持。
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因其初期開辦的“心語沙龍”,曾給許多教師帶來感動和溫暖,因此,教育人內部習慣愛稱“心語”。它是由全國知名特級教師、全國十佳班主任、齊魯名師、國培專家鄭立平老師于2009年創辦的一個全國性的教師民間學習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十多年來,“心語”由成立之初的十二個人發展到目前數千名優秀教師。團隊通過問題研討、同讀共談、沙龍對話、視頻講座、愛心捐助、無償支教等形式,通過項目幫扶學校、建立實驗學校、幫助學校或區域創建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舉辦大型公益活動等途徑,立志打造“一個平等自由的開放空間,一個溫馨交流的心靈家園,一個爭鳴碰撞的學術凈土,一個激情涌動的優秀教師和卓越教師的幸福搖籃”,輻射帶動了全國各地一線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專業成長與事業發展,已經走出了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優秀教師。
特別感謝山東日照玉泉實驗學校為我們提供學習現場,并將為我們全方位展示學校立德育人的典型經驗,提供現場參觀考察的機會。日照市玉泉實驗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建構起了“崇德尚禮”的德育教育體系;創新了“小先生制”“新小先生制”的教育制度;建立了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選課、走班體制;形成了讓人人都能當家做主的網格化班級管理模式和“學習讀書,學會讀書”的課堂教學模式。建設了旨在體現玉泉實驗整體教育思想的“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科技與人文”醴泉樓文化氛圍和能夠反映玉泉實驗中學獨特教育理論體系的“儒韻”“真學習”“真教育”“真性情”文化教育長廊。歡迎各位教育同仁考察學習并給予專業指導。
本次論壇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與一線名師,聚焦當下教育發展之熱點和難點,緊扣教師和班主任工作創新與專業發展之關鍵。既有內涵深刻的主題報告,又有觸動心靈的案例分享,還有近二十個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要進行他們的創新與建設成果展示。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河北、江蘇、廣東、甘肅、安徽、遼寧、陜西、河南、天津、上海等全國各地的近600百名老師參會。相信在大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一定會開成一次在核心素養視角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深度探討教師育人能力和職業幸福,促進干部教師專業化成長,全面提升師生幸福指數,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的高規格、高品質盛會。
下面,我宣布,全國第十屆教師育人能力提升與職業幸福創造論壇開幕!
首先,請允許我向各位來賓介紹參加本次論壇開幕式的領導和佳賓,他們是:
1著名教育專家,山東教育社編審、原總編輯,中國孔子基金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陶繼新。
2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教育體育局戰軍仁局長,
3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教育體育局王關平副局長。
4山東省日照市泰山區教育體育局朱德民副局長
5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玉泉實驗中學校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重點推介校長李明尚。
6全國知名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分會副秘書長、全國特別教育聯盟理事長、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副理事長、全國(民間)班主任成長研究會創始人、原山東省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武漢成豐學校校長,黨委書記鄭立平。
7江蘇省名校長、江蘇陶行知研究會特別教育專委會秘書長、南京科利華學校校長陳宗國。
8山東省科研創新校長,德州市名校長,夏津市實驗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牟桂清。
9原中國教師報新聞部主任,現《基礎教育論壇》雜志副主編,《好作文》雜志(中學版)執行主編翟晉玉。
10全國知名班主任、廣東省優秀輔導員、南海區中小學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劉習洪。
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歡迎!
首先請日照市嵐山區玉泉實驗中學李明尚校長致歡迎辭。大家歡迎!
再次感謝日照市嵐山區玉泉實驗中學,感謝李明尚校長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下面有請日照市嵐山區教育體育局戰軍仁局長講話,大家歡迎。
感謝戰軍仁局長,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嵐山區教育體育局和玉泉實驗學校領導及師生們的熱情和對本屆論壇的高度重視與全方位支持。相信這次論壇一定能夠開成一次智慧碰撞的大會,思想交流的大會,觀念提升的大會,開闊視野的大會,結交好友的大會,幸福萌生的大會。同時也祝愿與會的老師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能夠“像教育家一樣工作和生活”,從教育人生價值的追求、探索與實踐中,細細地品味來自教育工作、來自教師生活的獨特的幸福體驗。在山東日照,在玉泉實驗中學度過一段令人流連、值得回味的美好時光。
開幕式到此結束,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送專家和領導退席,下面進入今天的學術交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