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武松打虎讀后感,水滸傳武松井岡山打虎的故事概括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當年也是掀起了一波浪潮,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每個好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本事。這也是為什么《水滸傳》能紅極一時成為經典作品的原因。
令人唏噓的是,梁山上的英雄好漢盡管都有自己的本事,但是只有極少數人得以善終,武松則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武松之所以能善終,并不是因為本事多強,而是因為在方臘戰役中斷了一臂之后心灰意冷選擇出家了。
雖說梁山上的好漢個個都是真性情,兄弟之間感情深厚。但在武松斷臂之后,昔日的那些兄弟卻僅有一人去探望了他,并且還一起去祭拜了魯智深。這個重情重義的人是誰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眾所周知,武松最具聞名的事跡,就是在井岡山上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白虎。
前有“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跡,后有“血濺鴛鴦樓”的血腥事跡。武松在逃亡的過程中遇到一眾好漢,最后一起上了梁山。
之后,梁山好漢被招安后,在松江的帶領下,為朝廷四處征戰。
其中,在征討方臘起義時,大部分梁山好漢在此戰役中都丟掉了性命。就連武松在對陣方臘之時也不幸失去了右臂,最后還是幸得魯智深的解救才能撿回一條命。
之后,經過千辛萬苦的作戰,梁山好漢終于打敗了方臘。照理來說,身為梁山好漢的一員,武松應該是享受勝利的果實,接受朝廷的封賞、衣錦還鄉才對。
但是他卻毅然地拒絕了,并以照顧林沖為由留在了杭州,選擇一個寺廟出家,斷卻紅塵殺戮,常伴青燈古佛。
武松斷臂后為什么不愿接受朝廷的封賞?其實作者在多處細節都表達了出來。
武松本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親情也非常重視,可惜自小無父無母,唯一個親哥哥也被潘金蓮和西門慶所害。
結義之后他把宋江稱為大哥,但是武松失去右臂之后,宋江哭訴:失去手臂的武松,和一個廢人差不多。
這讓武松的自尊心受到強烈的打擊,心中也對宋江大為失望。
加上在方臘之戰上張青、孫二娘等被武松當做親兄弟的好友都不幸犧牲,武松也就更加心灰意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松拒絕宋江,選擇獨自留在杭州也是非常能理解的。
離開宋江的武松,選擇留在杭州六合寺出家,在此期間,昔日的梁山好友,只有一個人曾看過他,并祭拜了魯智深。這個人就是“小旋風”柴進。
柴進是滄州人士,也是后周留下的皇族,家中還有太祖皇帝御賜的丹書鐵卷,所以家中條件不錯。
柴進本身出身較好,為人非常仗義,重情重義,喜歡結交四方英雄豪杰,還幫助過林沖、宋江、武松等人。但他又一個缺點,就是會下意識地將人分成三六九等。
當犯了事的武松去滄州投奔柴進之時,柴進也是毫不猶豫地收留了武松。
只是,在柴進這里,出身貧寒的武松受到的待遇是最普通級別的莊客。因此,柴進雖然是武松的救命恩人,但是對于武松來說在柴進府里過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甚至他對于柴進這樣的區別待遇會感到有些不滿。
柴進雖然手中有丹書鐵卷,但那只是前朝留下來的一點保障,最多能在關鍵時刻保留一條性命,其實還是沒有什么真正的權勢的。
從殷天賜仰仗之府權勢奪取柴進叔父柴皇城的花園,柴皇城最后被活活氣死就可以看出,在權勢面前,柴家也是無法抵抗。
之后,殷天賜還挑釁柴進,被跟隨柴進來到高唐州的黑旋風李逵打死。殷天賜死后,柴進擔心李逵會被牽連,讓李逵先走,自己拿著丹書鐵卷護身,本以為高廉看在丹書鐵券的面子上不會對他怎么樣。
誰能想到,丹書鐵券也不被高廉放在眼里,他被打入死牢。最后還是因為柴進幫助過很多英雄好漢,梁山上的英雄得知此事之后,一起攻打唐高州,才把柴進救出來,柴進也因此被逼上梁山。
梁山上眾多英雄都是受過柴進恩惠的,柴進又憑借自身的本事和財力,很快就在梁山排行第十,在梁山受到不錯的待遇。之后,梁山眾人在宋江的帶領下同意朝廷的招安。同意招安后朝廷馬上派他們打了一場惡戰,方臘之戰。
這場戰役中梁山的大部分兄弟都命喪黃泉。柴進則是因為自帶書生氣息,被派去方臘陣營成為。
在方臘陣營里,柴進由于表現出色,很快獲得了方臘的女兒的青睞。為了利用方臘女婿的身份獲得更多的信息,柴進選擇與方臘的女兒成婚。
可以說,作為,柴進在方臘之戰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最后跟梁山大軍里應外合打贏了這場戰。戰爭勝利之后,柴進被封官進爵,但是為官不久后他選擇辭官回鄉。
回鄉之后的柴進晚年也是并不太平的。當時的宋朝已經不再繁榮,又有金人的入侵,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為了暫緩金人的入侵,割地賠款,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柴進的家產也被全數沒收。對大宋失望透頂的他選擇出海,到了一個小國——暹羅國,憑借不凡的能力成為了暹羅國的丞相。本來也可以在這個小國安享晚年。
只是在看到自己的國家遭受金人入侵時,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帶兵援助大宋。
在援助大宋路過杭州之時,去看望了昔日的同袍武松。當時的武松在寺廟中生活已久,面對紅塵俗事早已看透,看到昔日的兄弟還是感慨萬分。兩人還一同去拜祭了魯智深,之后各自分別。
在那一次分別之后,兩人之間沒有機會再見,武松在寺廟中伴著青燈古佛直到80歲離世。而柴進,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頤養天年,最后得到了一個好的結局。
昔日的梁山好漢中,雖然當時很多人都是被迫逼上梁山。但是生活在那樣的時代,經歷了那樣多不平凡的事情,還能浴血奮戰,保家衛國,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他們的精神值得后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