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讓世界充滿愛群星合唱名單;1986讓世界充滿愛群星合唱視頻
1986年是國際和平年。
樂壇想要做一個百大歌星共同獻唱,唱響“國際和平”的活動。最終,由中國錄音錄像總社的張丹麗向郭峰提出創作建議。
郭峰馬上找到王健、孫銘、陳哲和小林,開始創作,一首《讓世界充滿愛》就這樣出來了。
說起來也是緣分,因為當時在這個提議出來之前,郭峰就創作了一首歌曲,名字都取好了,叫做《走向明天》。
這樣一來,郭峰只需要把這首《走向明天》稍微改一改,就是一首新歌了。
創作時,郭峰作曲倒是挺順利,但是詞卻遲遲沒有搞定,一直等到正式錄音的前一天,薅禿了頭發的陳哲,才把手稿給交上去。
1986年5月9日,韋唯、杭天琪、程琳、蔡國慶、崔健等128位歌手,攜手在首都體育館唱響了《讓世界充滿愛》,現場十分感人,這個場面成為中國流行音樂史濃重的一筆。
不僅如此,這也是一次國內流行音樂的宣言。
因為當時大家對流行音樂沒有好感,甚至抵制,出了一個奇怪的規定“三個流行歌手同臺演出違規”,導致流行歌手們,只能三三兩兩去對抗民歌。
22歲的郭峰,實屬運氣好。
那個時候,大環境不好,如果不是這次機會,郭峰大概率也會在內地樂壇沉默,就拿崔健來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崔健那個時候也不是很受歡迎,大家覺得他壓根就不會唱歌。
什么叫流行音樂?我真的還能再唱流行音樂嗎?
崔健就反復問自己這么兩個問題,其實他對未來是迷茫的,還有付笛生、韋唯,他們都是有勁無處使。
這些人在接到邀請之后,馬上就同意了,每個人都好好準備了一番,決定以最好的姿態去把握這個機會。
當時,這些歌手的積極性非常高,就在首演那天,除了東方歌舞團的歌手之外,其他歌手都是擠公交車過去的,還有騎自行車去的。
到了那里一看,烏泱泱的一幫歌手,早就聚在一起了。
經過這么一次演唱,這些歌手可太感謝郭峰了,沒有他,就沒有大家去證明流行音樂的機會。
郭峰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當時他才22歲,想想看,我說運氣太好了沒錯吧?
而郭峰此時還只是個音樂制作,還沒有真正唱歌。
直到1996年才開始唱歌,1998年在北京舉辦《永遠的郭峰》個人演唱會。
有人說他不是一個成功的歌手,他一點也不在乎。
他會承認自己不夠“成功”,而且這輩子再也寫不出《讓世界充滿愛》這樣的歌曲了……
郭峰出生在成都,他的父親是知名軍旅作曲家,名叫郭科會。
郭峰3歲那年,郭科會花了50塊錢買回來一臺鋼琴,興沖沖的對郭峰說:“兒子,看,這是什么?”郭峰驚呼:“鋼琴!”
當時一臺鋼琴的價格遠不止50,那郭科會是怎么買到的呢?當時,重慶鋼琴廠倒閉了,廠子里還剩下幾架,郭科會就這么撿漏給撿了回來。
郭科會還專門做了一個立柜,把這架鋼琴給保護起來。
別看當時才花了50,但這也抵得上全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了。
不過,郭峰也認為這是個好東西,每天都會去彈一彈,越彈越起勁。
初中畢業之后,郭峰考上了四川藝術學院,專業就是鋼琴專業。
年僅14歲的郭峰,創作了一首歌曲,叫做《月光》,很少有人聽過,其實不止一首,當時他將很多創作靈感,還有歌曲雛形,都記錄在一本本子上。
18歲那年,郭峰就已經是中國音樂家學會的會員。
郭峰遭遇的第一個人生打擊,就是1980年,他從藝校畢業那年,父親遭遇車禍,不治身亡。
父親才48歲,就拋下了剛剛成年的郭峰。
一時之間,郭峰感覺信仰崩塌了。
畢業之后,郭峰留在學校任教,但是日子過的渾渾噩噩,始終找不到出路。
整整過了四年時間,郭峰決定北上,去京城發展。跟母親商量時,母親沒說什么,只是默默湊了幾百塊錢,送郭峰上了火車。
火車緩緩啟動,看著母親的身影越來越遠,郭峰哭了,趴在小桌板上,身體止不住顫抖,坐在對面的乘客,還以為他怎么了。
這是郭峰出人頭地的念頭最強烈的一次。
郭峰一開始境遇并不好,一直等到1985年,進入東方歌舞團做創作,生活條件才更好一點。
但是僅僅一年時間,郭峰就走了。緊接著就來到了“國際和平年”這一階段,郭峰因為一首《讓世界充滿愛》走紅了,引起了整個業界的矚目。
國內流行音樂的大門打開了,但是遠遠沒有達到他的心理預期,因為很多歌手還封閉在自我世界里出不來。
郭峰有了想要去國外進修學習的想法,想了好久,最終決定去日本。
1988年,郭峰去日本之后,收獲良多,見識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流行音樂,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也特別充實。
在日本待了四年,郭峰又去了新加坡。
1994年,那個新加坡女歌手陳潔儀找到郭峰,讓她給自己寫一首歌,郭峰回去醞釀了一會兒,就寫出了《心會跟愛一起走》,由兩人一起合唱。
這首歌推出,一下就火了。
當然了,如果不是這首歌,郭峰也不會想著自己來唱,寧愿推給別人唱,自己在幕后做制作人,可能還省心一點。
憑借這首歌走紅的郭峰,這才決定結束國外學習,正式回國內去發展。
當時國內已經誕生了很多天王天后,流行音樂也開始崛起了,這對郭峰來說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壞消息。
當時流行樂壇卷成這個樣子了,自然就沒有他的位置,不過這幅繁榮景象,和自己當初預想的也一樣,從大環境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1996年,郭峰又推出了一系列歌曲,基本上都是由郭峰自己創作的。
舉辦了演唱會之后,很多歌迷才知道郭峰,才認識這個歌手。
2000年,郭峰為了創作申奧歌曲,發起了千人合唱的活動,他擔任作詞作曲,創作出了《實現夢想》。
這首歌作為申奧之歌,在中華大地上響起。
郭峰創作了很多活動主題歌,每次大事件,背后都有郭峰付出的努力。
比如“非典”“雅典奧運會主題曲”……當初很多人都在懷疑流行歌曲,認為流行歌曲沒有價值和意義,現在郭峰就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流行歌曲或者通俗音樂,也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很多歌手將音樂與利益捆綁。實際上,音樂只能是傳遞能量和希望,如果和利益放到一起,那么藝術就是去了原本的價值。
這才是郭峰當年要去國外的原因,也是他每次有重大活動,就會出現的原因。
反觀現在,音樂都是和利益捆綁。
整個流行樂壇烏煙瘴氣,你抄襲我的,我抄襲你的,原創音樂早已經喪失殆盡,所有樂壇前輩一致沉默,甚至也被利益給腐蝕了。
這才是整個樂壇的悲哀之處。
像郭峰這樣清醒的歌手很少,大部分身處樂壇之內,是很難去拋開一切,純粹地談論音樂和理想。
大家都知道,《讓世界充滿愛》是一首意義非凡的歌,但現在還有多少人會唱呢?
2023年1月14日,在“歡樂春節音樂會”上,郭峰重新演唱了《讓世界充滿愛》,可是又有多少人聽呢?
很多歌迷談“空靈唱法”與“法師唱法”,認為這類流行音樂是在傳達靈魂和音樂的共性,其實別說的這么高深,音樂要注入靈魂,首先要真的有靈魂。
這里的“靈魂”和某些歌迷理解的“靈魂”不一樣。
音樂,包括流行音樂或者民族音樂,其實是有大愛的,一個歌手通過歌詞也好,歌聲也好,傳遞出來的永遠是大愛,鼓勵別人向上的。
之前周杰倫參加采訪,主持人說:“你的歌詞都是積極向上,勸人努力的。”,周杰倫說:“對,因為歌手也有責任,我希望聽眾能從我的歌里面聽到希望,而不是我寫歌自己寫的爽就好了。”
有時候,做一名歌手也要有覺悟。
如果有機會,還是希望《讓世界充滿愛》能夠再來一次“百人演唱”,由現在的年輕歌手,90后、00后來手牽著手唱這首歌。
這恐怕還是很有意義,讓歌迷覺得是視聽盛宴的場景。
只是,當今的歌壇要看到這樣一幅場景,恐怕是很難了,而且也越來越少郭峰這樣的歌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