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的讀后感300字左右—我是貓讀后感500字作文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寫的一本諷刺性的小說,與魯迅的《阿Q正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千萬別說誰抄襲誰,這兩人“八竿子打不著”。
夏目漱石帶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句“今晚月色真美”,被不少人視作愛情名言。
我最初對夏目漱石的印象,只停留在這句話上,通過這本書,我才了解到原來夏目漱石還是這樣一個人。他出身貴族,但是他出生時已沒落,后來又被過繼給嚴原家,再后來又被自己的親生父母身邊。這經歷也不可謂不豐富啊!
這本書寫于1904年至1906年9月,展現的是日本明治時期時候的社會風貌。這時候的中國還在清王朝的統治下,剛進行的戊戌變法還失敗了,而人家日本的明治維新早已成功,使國家走上了正軌。
如果要細細的研究,究竟為什么成功為什么失敗,那就變成一個政治問題,我們只研究這本書里的文學問題。
這本書在初讀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無聊,因為它沒有很強的情節性,但你細細品味下來,便會發現它的閃光之處
第一.視角很新穎別致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我的貓》,顧名思義就可以了解個大概一一它是以貓的視角打開的。貓才是這本書的真正主人公,它有著上帝的視角,有著人的思想,能夠思考人者都沒想到的問題。有貓如此,主人復何求呢?但是書中的主人苦沙彌似乎沒有意識到。
我說它視角新穎,也不是憑空捏造。在這本書之前,我暫時還沒有看到過,以貓的視角,就是以動物的視角去寫的書都很少。
卡夫卡的《變形記》也不算,卡夫卡寫的是人只不過變成了甲殼蟲,主體還是人。有些網絡小說上倒是見到過,但那些書,相比這本書來講,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整本書以貓的視角去展現,更能體現人的諷刺性。人對貓的喜怒無常,人在人面前可能還會偽裝自己,但在一只貓面前就完展露了自己的本性。
第二.人物的形象性
在這本書里,刻畫了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比如:苦沙彌、迷亭、寒月、金田、金田夫人等人的形象。其中,苦沙彌這個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苦沙彌是一位負責入門教學的英語老師。同時,他也是一位文人,有著一個完整的家庭,不富裕,但溫飽足矣。他正直善良,但是為人遷上腐固執又虛偽。
其中,說苦沙彌虛偽,這只貓最有發言權。
"家里人都都以為他是個了不起的工作狂,他自己也表現像個忘我鉆研的人一樣。但事實上,他并沒有那么勤奮。我有時溜進書房看他,發現他經常打瞌睡,還不時地往剛讀的書上流口水。他還有胃病,皮膚偏黃、缺少彈性,看起來病懨懨的。可是他又很貪吃,飽餐一頓之后就要吃高氏淀粉酶。吃完藥就打開書本,但只來看兩三頁就發困了,接著口水就流到了書上。”
就像欺騙家長說:"我要學習了,別打擾我學習一樣。”有著一股欲蓋彌彰的味道了。
除此之外,他有胃病但挑食,愛吃果醬;為人固執,堅決不肯買保險;只顧自己,完全不管教子女。但是他又是一個正真,善良的人。這一點在書里沒有直接的事件體現,但無論是從貓的思想,他人的議論中都可以看出來。
整本書的節奏平緩,情節沒有一波三折,語句也沒有多華麗優美。但是它的那種諷刺意味,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且鋪墊了全篇。這也是全書的一大藝術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