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主要內容-寂靜的春天主要內容每章概括
葉文潔少女時代,親身經歷過父親的慘死之后,她又被安排到生產建設兵團勞動。
葉文潔在生產建設兵團,默默勞作,寡言少語。
偶然的機會,因為兩人不約而同地惋惜被砍伐的大樹,葉文潔得以認識了大生產報的記者白沐霖。
白沐霖拿出他隨身攜帶的一本書《寂靜的春天》。序章中,作者描述了一個在殺蟲劑毒害下正在死去的寂靜的村莊。白沐霖簡單說了幾句以后,就把書借給了葉文潔。
四天過去了,葉文潔還書時,白沐霖拿出自己根據《寂靜的春天》給ZF寫的信,遞給葉文潔看了。
這封信的立論嚴謹,內容豐富,從太行山因植被破壞,由歷史上的富庶之山變成今天貧瘠的禿嶺,到現代黃河泥沙含量的急劇增加,得出了內蒙古建設兵團的大墾荒將帶來嚴重后果的結論。
由于信的字跡潦草,白沐霖準備謄抄一遍,但因為他剛剛用過油鋸,手抖得厲害,葉文潔幫他謄抄了,署名革命群眾,白沐霖郵寄出了這封信。
沒想到這封信郵寄出去以后,出了大事情,犯了錯誤。白沐霖不敢承認信是自己寫的,栽贓給了葉文潔。
葉文潔被從伐木場緊急召回了連部。指導員向她介紹了師部的張主任。辦公桌上放著葉文潔謄抄的白沐霖的信和《寂靜的春天》這本書。
幾句話下來,張主任告訴葉文潔,白沐霖是受葉文潔之托,把信帶到呼和浩特發出去的,并不知道內容。葉文潔聽了只感覺眼前一黑。
張主任拿起了那本書,對葉文潔說,你寫這封信,一定是受到了它的啟發。
他把書對著連長和指導員展示了一下,說道,這本書叫《寂靜的春天》,1962年在美國出版,在資本主義世界影響很大。
張主任接著從公文包中拿出了另一本書,封面是白皮黑字。
他接著說,這是這本書的中譯本,是有關部門以內參形式下發的,供批判用。
現在,上級對這本書已經做出了明確的定性:這是一部反動的大毒草。
該書從唯心史觀出發,宣揚末世論,借環境問題之名,為資本主義世界最后的腐朽沒落尋找托辭,其實質是十分反動的。
我們今天好好思考,《寂靜的春天》這本書,在小說中,當時為什么被定性為反動書籍。
結合小說中的時代背景,當時的人們還處于解決溫飽的年代,怎么能上升到保護環境呢?如果砍伐樹木,開墾土地,能種植糧食,能養活更多的人,那就該砍。
當時的一些西方國家,他們高速發展的時代結束了,已經過渡到了平穩發展期,所以他們才開始提保護環境。
而且按照西方的本性,他們自己高速發展期結束了,再提保護環境,你很難說,他不是想要樹立門檻。
因為他們自己工業發達了,再以環保為名,可以遏制其他欠發達國家的發展,把其他欠發達國家,牢牢地釘死在產業鏈的低端,賣資源,成為發達國家的傾銷地。
打個比方說,有個人A,他已經吃飽飯了,營養過剩了,甚至肥胖癥了,然后他開始發表關于健康飲食的言論。另外有個人B,還處于極度饑餓,需要吃飽飯的時期,瘦得皮包骨,營養不良。你覺得A的那套健康飲食的言論適合B嗎?符合B的實際情況嗎?
所以,在小說中的那個實際情況下,也就是人們還吃不飽飯,全國工業幾乎還沒有起步的時期,可以說是百廢待興。《寂靜的春天》在當時被定性為反動書籍,一點都沒有錯,否則呢?因為要保護環境,所以自縛手腳,不發展工業了?不發展工業能行嗎?不行啊,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沒得選呀。
分析任何事情,都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否則就成了毫無意義的空談。
每一個發達國家必經之路,倉秉實而知禮節,像西方等國,早已過了這個階段,所以才開始思考環境問題。
更何況,西方國家所謂的環保,更有可能是為了遏制其他國家的工業發展,給自己先發優勢樹立門檻而找的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