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記錄表家訪過程簡要記錄、家訪記錄表家訪過程簡要記錄怎么寫
家訪記錄:
時間是5月8日上午,正是周末,孩子們都從學校返回了家中。
今天回訪的是寧陵縣陽驛鄉訾堂,也是義工張明濤的家鄉,他開車載著義工黃群、閆占廷三人一起趕往目的地。
回訪的對象也是姐弟仨:張鴻莉、張鴻薇和張恒誠。他們分別是16歲、15歲和11歲,兩個女孩張鴻莉、張鴻薇均在陽驛鄉初級中學讀九年級,面臨中招考試。男孩張恒誠在陽驛鄉郭屯村小學念四年級。
孩子的爸爸張明詩今年50歲,早年因家庭貧困,初中二年級就輟學了,后來找對象比較困難,娶了一個癡呆女子為妻,以至于影響了下一代。雖然張明詩勤勞能干,但家境一直比較貧寒,一家五口僅能維持個人溫飽,是村里的建檔立卡戶。目前,在享受國家惠民政策(低保)后,已經成功脫貧摘帽。
一進他們家后,看到他們五口都在干活,翻曬蒜頭和蒜秧。原來他家種的早蒜已經成熟,忙著收獲。坐下來,和他們聊著學習和生活的情況。6月23日,是全省開始中招考試的時間。倒計時只有45天的時間內,鴻莉、鴻薇姐妹倆都在發奮努力,投入到緊張的復習中。她們說,由于以前學習基礎差,感覺升學壓力很大,對于考高中沒有一點信心。班主任老師給他們很多關愛,讓她們倍感溫暖,也激發了積極向上的動力。如果一旦考不上高中,那就選一個中專學校學一門技術。
她們兩個,鴻莉是大姐,但體弱,木訥,智力上跟不上。鴻薇是妹妹,強壯,活潑,學習能跟得上。他們倆平時形影不離,生活上鴻薇反而多照顧姐姐。最有出息的是弟弟恒誠,是一家人未來的希望。他個頭不低,長相俊秀,智力發育較好。他在學習上很刻苦,放學回家便埋頭寫作業,班主任趙洪新經常表揚他,夸他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特別是得到安基金的捐助后,成績有可喜的進步。他現場給我們朗讀了一篇課文,聲音洪亮,富有感情,贏得了我們熱烈的掌聲。
爸爸張明詩表示,他就是吃了沒有知識和學問的虧,所以他下定決心——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把書讀下去。知識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貧困,還可以改寫孩子們的命運。只要有書讀、有學上,就全力支持他們讀下來。
三個孩子都懂感恩。我們錄了一段小視頻,他們面對鏡頭表達內心的感恩:謝謝來自社會的關愛,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社會。臨別時,他們誠心誠意地拿出一兜新鮮的大蒜,要送給我們做饋贈的禮物,被我們婉言拒絕了。心奉獻,我們只給予,不收取,望他們能夠理解、給以尊重。
(執筆:閆占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