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攜游梁宋觀后感_攜游梁宋觀后感500字
一朵女子,風輕云淡
歡迎關注槐序,這里有最美古詩詞
…..
- 心寬天地廣 -
…
網絡上曾經流行一句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甚至,有許多人因為這句話而選擇“裸辭”,我佩服這種勇氣,這是我性格里缺乏的果敢。
但我絕不贊同這種行為。
王之渙一生未出過塞,卻寫下了: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翰一生未行過軍,同樣寫下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可見,人生真正的風景是在心里。
魯迅曾撰過一篇演講稿,題為《娜拉出走以后》,取材于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女主角,提出的命題是:娜拉出走以后會怎樣?
魯迅最終給出了答案: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一個人的心如果畫地為牢,走到哪里都是囚籠。
現實點說,辭職也好,出走也罷,包括“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做的。
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30歲左右還沒有存款,也未購房,你大概率會選擇繼續做一個“天選打工人”,依舊每天蠅營狗茍。
但是不用灰心。
只要夠努力,你就能擺脫短暫的困境,為生活而認真拼搏,也是一種藝術美。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去過哪里,而是你心里裝著什么。
有些人一輩子未曾遠行,但是看見一堵年代久遠、失修斑駁的墻體,或者一棵被風攔著折斷的大樹,也會發出無限感慨,為此創作出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
因為,他有一雙善于發現美和凄美的眼睛。
否則,即便你像李白、杜甫一樣,登三山臨五岳,漫游燕趙、梁宋之地,又能如何?
不過是在朋友圈多留下幾張P過的照片,證明自己到過哪里。
僅此而已。
世界再大,大不過眼睛;山川再廣,廣不過心田。
所以,發現美、認識美、感悟美,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做到的事,就如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一樣。
- 詩文賞析 -
..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出自唐珙的《題龍陽縣青草湖》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唐珙夜游湖南漢壽青草湖,舉杯暢飲后,有感于漫天繁星,醉筆寫下的一首山水詩,為千古經典,也是一首現代“網紅詩”,很多人都能背誦。
因為這首詩有個衍生(狗尾續貂)的詩句,為網友自創,同樣紅遍網絡: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
唐珙字溫如,為元代人,父親唐玨是一名南宋義士,曾拾諸帝遺骨埋于蘭亭山,為時人所敬仰。
元世祖時,元僧楊璉真伽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宋帝陵寢,江南六陵遭到史上最大的一次洗劫。
遺憾的是,現在依舊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在南宋祭堂膜拜楊璉真伽,可見無知是多么的可怕。
也好比對這首詩狗尾續貂,不能說是不自量力,只能說是很不自量力。
古往今來,許多人都游過洞庭,能留下詩篇者寥寥,我們抬頭就可仰望星空,也曾泛舟夜游,但并不是誰都能有如此這般觸動和對美的感悟。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世界真的很大,窮一生也無法走遍每個角落,但是我們有一雙能端視宇宙的眼睛和一顆包容萬物的心。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詩的前兩句,唐溫如引用了“白發湘君”的神話傳說:娥皇女英聞帝舜死于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望著一江蕭瑟的江景,竟然一夜白頭,后淚盡殉情。
所以詩人寫“洞庭波老”,懷古幽思,秋水漣漪,本身就極具古典沉重之美。
至今,我們仍舊把帶有紅斑的竹子稱之為“湘妃竹”或“瀟湘竹”。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這兩句詩的意境,縹緲虛無,詩人暢飲后醉倒在舟中,恍惚間忘卻了自己身在凡塵,倒映在水波之上的星辰仿若九霄之化境,頗有“周公夢蝶”之超脫幻化之感。
所以網紅們把“我與春風皆過客,你攜秋水攬星河”這兩句續在這首詩里,不僅貽笑大方,也毀掉了一首極美的古詩。
唐溫如一生未入仕,醉心于山水間,遺存詩篇僅有8首,分別為:蘭、貓、禪、畫、書,一醉,一夢,一浮生。
全部都是嘔心瀝血之作。
這首《題龍陽縣青草湖》為“一醉”,絲毫不遜色于唐宋名篇,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以你看,有時候未必行千山走萬水才能發現自然之美,心寬天地廣,萬物皆可照。
真正的美,應該是在你的意識里,一草一木都是風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