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平科技館寫出路線圖-臨平科技館可不可以刷第二課堂
2024-01-12 14:20:08
編者按
“雙減”政策實施之后,中小學生該往何處去?全省各級科協積極作為、主動擔當,一方面組織科技館、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各類科普場所,科學謀劃,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另一方面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走出實驗室,主動走進校園送科普,在青少年心中自幼種下科學的種子。本號特開辟“科普助力‘雙減’在行動”專欄,實時輯錄各地活動亮點和動態,敬請關注和賜稿。
春節將近,臨平科技館開展了以“穹頂之上 科技之光”為主題的親子活動,共組織30對親子家庭參與“中國古代科技展”參觀體驗、搭建穹頂、制作新年虎頭帽,讓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技魅力。
活動中,科普輔導員以“什么是榫卯”為問題切入點,帶領大家參觀“中國古代科技展”。在建筑展區,介紹榫卯結構:榫卯結構是中國古建筑最獨特的技術,木頭凸出的部分叫榫,凹進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加固作用。
在動手操作環節,科普輔導員先講解后示范,手把手指導如何將榫卯木條咬合成“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并鼓勵孩子們自主探究和搭建。在穹頂的搭建過程中,拱托著斗,斗托著拱,“小三角”托著“大三角”,榫卯體現出了凹凸相互契合的狀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一個側重結構穩定,呈弧形的穹頂便搭建完成。大家高興地驚呼,收獲感和滿足感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此外,大家還一起動手制作了虎頭帽,為即將到來的虎年增添喜氣。
來源:臨平區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