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xiāng)炭河歷史簡介,寧鄉(xiāng)炭河古鎮(zhèn)介紹
近幾年,國家對考古的發(fā)掘越來越重視,央視也常常播出這檔節(jié)目。
保護好考古遺址,并建成博物館,供全民參觀。
不斷地提高人民的考古文化意識,不斷地宣傳中國的古老文化。
圖片為湖南寧鄉(xiāng)炭河里青銅博物館展出的“四羊方尊”
在1938年發(fā)現(xiàn)湖南寧鄉(xiāng)縣的炭河古城,就是一個建在現(xiàn)場發(fā)掘工地的博物館。
里面展出的“四羊方尊”是臻于極致的青銅典范(仿制品)。
真品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就是仿制一件這樣重量級的古董,也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
圖片為湖南長沙寧鄉(xiāng)縣炭河古城
西周朝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鼎盛時期,社會生產力比商代明顯提高。
農業(yè)繁榮,文化也進一步發(fā)展。
宗法制和井田制是當時最基本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禮器鑄造技術從這時也開始提高,工藝也更加完善。周王分封的諸侯國有70多個。
圖片為湖南長沙炭河里青銅博物館正門
在湖南省寧鄉(xiāng)市的方國遺址,就向游客展示了三千多年前的方國舊城,以及中國商代晚期的青銅器的冶煉技術和水平。
歷史記載,在公元前780年,一個沒落的姬姓貴族在西戎與周王朝的城鄉(xiāng)結合部。
以水為池,擇地為城,建立了一個小城池。
不久就對外宣布方國家園建立了。
圖片為湖南長沙寧鄉(xiāng)縣方國遺蹤
它的版圖范圍是:在長江以南,衡山以北,雪峰山脈以東,羅霄山脈以西。
即現(xiàn)在的岳陽、湘潭、株洲、益陽、婁底等大部分地區(qū)。
管理戶籍人口:八千人,軍隊不到一千人。
西周時期周天子分封了好些同姬姓家族的人為侯,他們所在的國家就是諸侯國。
由于方國第一代的國君也姓姬,周王室才勉強同意方氏建國。
圖片為博物館展品
而在七十多個諸侯國中,方國屬于幅員遼闊,人員甚少,處于劣勢、弱小。
屬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大作為的國家。
因此也沒有引起周邊國家與周朝的以及歷史的重視,方襄公也就名正言順地登上了國君的寶座。
圖片為博物館展出的云雷紋銅角鐘
時光荏苒,到了公元前771年,西戎進攻西周殺死了周幽王姬宮湦。
這時方國國君方襄王,考慮國家軍隊數(shù)量少,不戰(zhàn)而降,才僥幸存留下來。給西戎當兒君王。
在公元前761年,方襄公被殺身亡,其叔叔方靜公即位。
這君王上任剛剛一年,就被手下大臣王英刺殺。方襄公的小兒子方媚公接任。
圖片為博物館展出的出土文物
公元前750年,方媚公一夜同床百名亂淫,好事不出城,壞事傳千里。
周圍諸侯國開始反感這個國君。
到了年末,方媚公恣意妄為。公開辱罵周天子,惹惱眾多諸侯國引起民憤。
不久秦國舉兵把方國滅之,秦國即出師有名,又擴大了自己的疆域,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為博物館展出的出土文物
這個弱小國在歷史上雖然短暫,同時流傳下來的記錄甚少。
但方媚公一夜同床百名的風流逸事,卻千古流傳。
這也是后人在總結方國的興衰史時,給重重的黑寫了幾筆的原因。
就這樣在三千年前,在兩個諸侯國的夾縫中建立的小國。
經歷了三十年風雨,歷任了方襄公、方靜公、方媚公三代君王后,在強大的秦王朝面前轟然倒塌。
圖片為博物館展出的當年出土的文物
當我行至炭河里青銅文化陳列館里,眼前的這尊國寶“四羊方尊”容酒器,很吸引觀眾眼光。
據(jù)介紹它是我國現(xiàn)存商朝后期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也是我國著名的傳世國寶。
據(jù)展覽館人講解,“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
圖片為長沙炭河古城還原的西周風情街
先將羊角和龍頭單個鑄造好,再進行二次整體澆鑄。
才能鑄造出精美絕倫的千古佳作。
才能成為全國排名第三的十大傳世國寶。
這也同時說明了這件產品填寫了商朝時期的鑄造歷史。
我們在這里能一睹它的真容,甚感欣慰。
圖片為湖南長沙寧鄉(xiāng)炭河古城
在觀看《炭河千古情》后,深感到用現(xiàn)在高科技的技術,把三千年前的西周歷史文化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讓人們穿越了幾千年的時空,同先賢對話。這絕對是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筆。
不得不說,歷史在前進,社會在發(fā)展。
在游覽湖南省唯一的西周古城遺址中,
豐富了我們的考古知識,
了解了我國商代古代青銅器的發(fā)展。
圖片為湖南長沙寧鄉(xiāng)風情街上的橋
當我走出炭河古城博物館,回眸博物館的整體造型。
該主體以四羊方尊外形為設計元素,外形酷似一個方鼎。
正門展現(xiàn)了全國唯一以人面為裝飾的,人面紋方鼎的人面像圖案。其中的寓意不言自喻。
古老的商代文明,幾千年前的西周文化。我們不但要發(fā)掘好,保護好,傳承好,光大好。
圖片為炭河古城外景
2021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