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母一日游觀后感;天津基輔號航母簡介
10月1日,與妻兒一起登上退役的110“大連號”驅逐艦。國慶假期首日,這樣的行程安排我覺得很有意義。
我小時候就是個“軍迷”,經常買一些軍事雜志閱讀,“旅大級”對我來說不算陌生,小時候早有耳聞,不過當時看的雜志可能是盜版,我還記得那張印刷粗糙的黑白色軍艦圖片,盡管像素感人,但對我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滿足,腦海中對這艘軍艦各種腦補。
終于,見面了。
該驅逐艦停泊在劉公島島外客運中心西碼頭,它的不遠處,就是當年北洋水師基地——劉公島,兩段歷史無言相對,甲午教訓洪鐘大呂——不能制海,必為海制。想想也是巧合,“110”驅逐艦,放在甲午風云地,警鐘長鳴啊。
技術細節不多聊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查詢。比較感慨的是,我們的海軍跌跌撞撞的發展歷程,從泰州白馬廟起家,到動用寶貴的黃金外匯儲備購買“四大金剛”,再到西沙海戰“以小搏大”,再到“96年”、“南海撞機”,直到最近我們“下餃子”成為常態,萬噸大驅來了,“雙航母”來了,新一代導彈來了……海軍忍耐的夠久了,甲午后的中國忍耐的夠苦了,不容易啊。近代中國的苦難大部分來自海上,“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毛主席的話五分來自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五分來自對過往因海權失利而帶來沉痛教訓的痛定思痛。如今,我們做到了,但仍然需要堅持有一段很長的路,加油,中國海軍。
欄桿拍遍,吳鉤看了。看完最令我心馳神往的各式裝備后,我特地來到甲板之下,看了看水兵艙。說實話,心里挺不是滋味,窄窄的空間,大多是三層吊鏈床,我此刻站著拍照都能感覺到輕微晃動,何況當年還需要馳騁汪洋,面對未知的風浪,我們的海軍將士受了多少苦,這還是水面艦艇,潛艇官兵的居住條件更是難以想象,原來“軍港之夜”并非那么美好。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段話曾經很抽象,但此刻卻很具體,很實在。致敬子弟兵們。
最后,衷心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祝這片土地國泰民安,希望我們軍威浩蕩,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