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道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謀道鎮屬于哪個縣
蘇馬蕩云海梯田 陳小林/攝
蘇馬蕩是鄂西邊陲利川謀道鎮轄的一個區域名,全名為湖北利川蘇馬蕩省級旅游示范區管理委員會,湖北省確定蘇馬蕩為利川市人民政府派出機構,與謀道鎮人民政府一個機構,兩塊牌子。謀道鎮政府既管鎮事務,又管蘇馬蕩事務。此地處長江南岸,海拔1500余米,東臨利川市,西與重慶市萬州區毗鄰。一邊是秀美的磁洞溝大峽谷,一邊是浩瀚的林海。東與齊岳山、都亭山相鄰;西與魚木寨、銅鑼關相望;南與百丈溝、女兒寨相通;北與船頭寨、高獅相連。此地原是謀道鎮藥材村,曰蘇馬凼,后經蘇馬蕩開發元勛楊正龍先生妙筆一改,改凼為蕩,這一蕩就蕩舞起來,浩蕩開來。蕩成了一座飛來之城,一座有著二十多萬候鳥季節性居住的大部落。我是在五年前來此安家的,是屬這二十萬分之一,有幸在這里享受著蘇馬蕩的大美,快樂健康的養生。
從齊岳山的黃昏望蘇馬蕩,太陽落山華燈初上,318國道蜿蜒曲折往萬州重慶方向,大地在山中起伏,從店子坪水庫過謀道集鎮和馬蜂坳,逶迤而上,側向蘇馬蕩再往重慶方向,蘇馬蕩似一條在大山里游走奔騰的“蛟龍”。如果用工業的QC“因果分析圖”,即魚刺圖來看謀道蘇馬蕩,謀道是魚尾,尾巴沿磨刀溪四散開來,魚身則是山上沿山脊展開的樓盤,馬蜂坳往羊耳山方向則是魚背鰭,楊正龍客棧再往前則是魚頭,一條鯉魚跳龍門圖在大地上鋪展開來。這可是天賜之喜,蘇馬蕩是要跳龍門呢!
蘇馬蕩是一座避暑之城,它特別受到長江沿線城市群的退休人員的熱棒,縱觀北緯30度線,或者說長江沿線,夏季如同春天般的清涼的高山性氣侯,平均溫度為23度左右的地方,幾乎沒有。但蘇馬蕩則就是這般的涼爽,在這里,人們衣著齊整,絕無汗漬,是一個“君子之城”;它又是一個旅游之城,本身就在森林之中,懸崖之畔,推窗是景,人在畫中。
它又可以依此為50公里半徑,走遍利川、恩施,還可以西去重慶,好玩快樂的打卡地多了去,也可以說它是快樂之城;它又是一座養老養生之城,涼爽的氣候,高硒含量的食品,這幾年越做越好的小區物業管理和特色服務以及純凈的水源,高氧負離子空氣,優美宜居的環境等都十分適合已老和將老人員安度晚年;它還是一座土家族的民族風情小城,淳樸的民風,誠實守信的原住民,給人以可靠、信賴和友好;它也是一個候鳥之城,多數業主春夏而來,秋冬而去,有強烈的季節性引導。5、6月人來了,喧騰了,城開了,花放了;9、10月人走了,安靜了,鳥回了,念想留。
蘇馬蕩又是一個很好的候鳥與原住民、土家族居民的融合交往,相處甚歡,用自身的發展和需求,來促進鄉村建設和本地經濟發展的山中小城。蘇馬蕩的一些樓盤,還有一個很好的特點,原住民多數為土家和苗族,為人寬厚,待人誠實,和平共處十分融洽。山民們從四里八鄉把山貨用竹背簍,小三輪運進鎮里的集貿市場,在關東街和陳家灣交易變現,擴大了交流,帶動了經濟,也富了鄉村。城里的人,在這里見識了許多山珍山味,奇草異花,品評少數民族的文化,心靈感觸甚歡。
這種交融是新時期新的城鄉交流,是值得推崇發展的,是適合城鎮化潮流發展的。
謀道蘇馬蕩是一個山中的飛來之城,又是一個集自然景觀與創作景觀于一體地方,很好地將兩者融合在一起,承古接今,打造宜養之地。那條杜鵑景觀道,那可謂是一條云中之道,既看杜鵑又看云海,蕩上風云可沉浮;那鎮中的“天下第一杉”,老杉王以王者之范,屹立鎮口,遮風擋雨,頤指氣使,山風送爽,杉葉送香;那潺潺磨刀溪,水流清澈,古橋佇立,兩岸稻田青蔥,鴨鼓蟲鳴,一派田園;那南浦古鎮,千年歷史厚重,爾豐楹聯在目,關廟重修有望,移民安置新居顯眼,農家樂、民宿如雨后新苗林立;更有蕩上新居,推窗望見齊岳大山,風車無數,讀數歲月,新能源為民,為華中電網強悍發電,社會主義建設蒸蒸日上……
大美謀道蘇馬蕩,康養宜居好地方。神仙來了亦如此,駐車歇馬洗鉛華。
阮山,黨員,曾任武鋼下屬企業工會主席,熱愛文學創作。
責任編輯|盧華 審核|譚莉 審簽|古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