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和寺有什么區別;教堂改為寺
伊斯坦布爾大巴扎離藍色寺不遠,導游帶我們去吃完中午飯然后步行到藍色寺參觀,進入寺要穿鞋套,女人要帶頭巾,在寺外面可以看到的教徒們,在寺外面專門設立的自來水龍頭下認真地洗頭洗腳干干凈凈地進入寺里朝拜。
【藍色寺參觀】:藍色寺始建于1609年,原名蘇丹艾哈邁德寺,17世紀初由世界著名古典建筑師錫南的得意門生Mehmet Aga設計建造,寺內墻壁全部用藍、白兩色的依茲尼克磁磚裝飾故名。藍色寺屬阿拉伯風格的圓頂建筑,周圍有六根尖塔,象征教六大信仰,藍色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也是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據說建造藍色寺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而且歷經數次地震卻未倒坍。有260個小窗、2萬多塊藍色磁磚、地毯和阿拉伯書法藝術是該寺的代表景點。
在藍色寺對面沒有多遠就是著名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了,圣索菲亞大教堂與藍色寺隔街相望。自拜占庭帝國衰落后,圣索菲亞大教堂已轉變成了敬拜的寺。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廟改建為教堂、并由教堂改為寺的圣索菲大寺。如今,圣索菲亞大教堂是屬于基督徒和信徒共有的一個宗教博物館——阿索菲亞博物館。
據資料記載:【圣索菲亞大教堂】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國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領,改建成為寺。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亞大教堂,是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圣索菲亞大教堂是集中式的,東西長77.0米,南北長71.0米。布局屬于以穹隆覆蓋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體量相仿但有側重,前面有一個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門庭,末端有半圓神龕。中央大穹隆,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通過帆拱支承在四個大柱敦上。其橫推力由東西兩個半穹頂及南北各兩個大柱墩來平衡。穹隆底部密排著一圈40個窗洞,教堂內部空間飾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裝飾地板、墻壁、廊柱是五顏六色的大理石,柱頭、拱門、飛檐等處以雕花裝飾,圓頂的邊緣時40具吊燈,教壇上鑲有象牙、銀和玉石,大主教的寶座以純銀制成,祭壇上懸掛著絲與金銀混織的窗簾,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瑪利亞
教堂有些地方還在維修,據說這些手腳架是1993年博物館在其穹頂之下搭建起了整修用的腳手架,這一“臨時”建筑一直在博物館內存在著。1996年至1998年,阿雅索菲亞博物還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選為其百大瀕危遺產。如今的阿雅索菲亞博物館大約每年接待二百五十萬外國游客,隨著伊斯坦布爾當選為2010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對圣索菲亞大教堂的修復工作被重新提上議程。拆除重達160噸的腳手架似乎已經指日可待。
站在教堂里,最強烈的感受是空曠,人在這里是那么的渺小。高不可攀的大穹頂和氣勢恢弘的大理石柱子帶給你一種強烈的震撼,精致的雕刻繪畫讓人目不暇接,難以想象在那個沒有現代化建造設備的年代人們可以建造出如此高大輝煌的建筑,感嘆人類的聰明才智的同時,在聽導游的介紹和查閱一些資料上可以看到圣索菲亞大教堂不單是一座宏偉壯觀的建筑還是一部宗教、帝國的斗爭史。
在走出圣索菲亞大教堂看到可愛的土耳其小孩,大大的眼睛精致的五官忍不住拍一張,我兒子想跟他合影叫我快點,可能聲音太大了把小孩嚇得跑到自己的母親那邊去了,小孩母親看到了也善意地微笑,在土耳其的10幾天來感受到土耳其人民對中國人的熱情友善,經常會碰到土耳其人要求合影,在圣索菲亞大教堂外面土耳其姑娘也主動要求跟同團的美女合影,我也蹭拍一張。
的這些靈感適合與同學/朋友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推薦景點:
藍色寺,圣索菲亞大教堂
樂途旅游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蔡哥 發布: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