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買什么票合適;沙湖門票包括船票嗎
熊宗榮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在武漢上大學,學校旁邊有一座湖,叫沙湖。沙湖不大,周邊有很多建筑。而且,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那里根本就沒有沙,不知何故而稱之為沙湖。
今年暑期,兒子、孫子加上我和妻一起自駕到寧夏旅游。在這里,我們見到了塞外的水鄉沙湖。這座沙湖很大,水面之遼闊,蘆葦之茂盛,沙島之壯觀,水鳥之豐富,讓人吃驚,令人震撼!
延安清涼山上的云鼎大酒店
到銀川的第二天,我們就前往沙湖。過去,常聽人說銀川是塞外江南,我將信將疑。從地圖上看,銀川一帶西有騰格里沙漠,東有毛烏素沙地,北有蘭布和沙漠,又位于長500里幾乎寸草不生的賀蘭山東麓。按理說,這里應是雨量稀少,氣候干旱,環境惡劣之地。可是,當我們來到這里才發現,原來銀川城外是一馬平川,綠樹重合,井田阡陌,溝渠縱橫,塘堰星羅棋布,竟是一片膏腴之地,富庶之鄉!
沙湖位于銀川北部的平羅縣西南,距銀川56公里。我們從銀川出發,約1個小時就到了。沙湖南部是寬闊的停車場,還有壯觀的服務區。停車場外有一方高聳的巨石,上有江澤民同志寫的“沙湖”兩個金色大字。
寧夏銀川沙湖
停車后,買了門票,進入沙湖風景區。沙湖之大,無邊無際;水面之闊,煙波浩渺。據資料介紹,沙湖共有130公頃蘆葦蕩,300公頃沙丘,170公頃水面,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為一體。“沙、水、葦、鳥、山、荷”六大景觀有機結合,構成了北疆大漠中清純秀美的“江南水鄉”奇景,堪稱高原風光中的一絕。
我們先乘觀光車到沙湖西南觀看荷花。這里應是沙湖的邊緣,建有一塊塊荷花池塘。一片片青綠碧翠的荷葉正笑意盈盈地迎接旅客的到來。目前,是荷花尚未凋謝時節,紅的、白的、黃的、粉紅色的各式荷花正爍然開放。正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迎風送來的一陣陣清香,沁人肺腑,令人神凝心醉!
隨后下船,向湖中央漂移。遠看,湖水中有一座座青山,植被茂盛,青翠欲滴。待船開到跟前,才看清楚原來是蘆葦蕩。蘆葦蕩散落在湖水中,一處處,一簇簇,活似一座座綠色的小島。蘆葦長得很旺,光從水面上來看,足有一丈來高,清清秀秀,裊裊婷婷,迎風招展,嫵媚動人。
在沙山上眺望湖景
我們的船在蘆葦蕩中繞來繞去,最后在一座小島邊靠岸。小島叫“天鵝島”,有許多白色的、黑色的天鵝在島四周的蘆葦蕩上空飛來飛去。它們在這里的蘆葦叢中安家落戶,孵卵,培育下一代。這里的天鵝不怕人,它們公然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尋覓食物。島的南邊是一塊鋪滿了木板的場地,這是游人上下船的地方。有許多人坐在凳子上等待游船的到來。島的北面是一座小山,小山四周被圍住。里面傳出一陣陣的歡笑聲。走進去一看,原來是在進行鳥類表演,臺下坐著黑壓壓的人群。
水繞沙丘天下絕
中午,我們在這里吃午飯。飯后,乘大船向沙島開去。船在蘆葦蕩中穿行40分鐘后便到了沙島。說來奇怪,湖的四面不見沙,湖的中央倒有一座沙山。那座沙山很大,足有幾十平方公里,沙山有一百多米高。山上山下,游人如織。路邊有一座高高的巨石,上寫著“水繞沙丘天下絕”幾個大字。另有一座大棚,上面插著6面鮮艷的紅旗。棚子里有人賣票乘車到沙漠深處探險。探險車有兩種:一種是載人摩托;一種是高大的沙漠巴士。售票處有聲明:年老者和有心臟病的人拒載。我和妻是自然去不成了,兒子、孫子和同來的兒子好友小龔夫婦及其女兒便買票去探險。他們一登上那座高聳的“霸王車”,系上安全帶,沙漠巴士便轟隆發動,朝沙漠深處猛沖過去。為了避免沙塵飛揚,還有專門的灑水車朝那條路上灑水,弄得到處都是濕漉漉的。
孫子熊永陽在沙山玩耍
我和妻在棚子里坐著等待兒子、孫子回來,等了好半天,也不見他們回,就拄著拐杖朝沙山一步步攀去。攀了好一會才攀到山頂。沙山頂上已有好多人,他們或站或坐或躺,還有人在拍照。另有幾個小孩,抓起沙來打沙仗。站在山頂,四處眺望,沙湖好大喲!一眼望不到盡頭。只見茫茫湖水上的蘆葦蕩,一處接一處,一直連接到天邊。遠遠地,看見沙漠巴士從遠處的一座沙山背后開了過來,轟轟隆隆,排山倒海。臨近了,先是爬上一座陡峭的沙丘,剛上到丘頂,又順著斜坡疾馳而下,開到谷底。這一驚險動作,引起車上人發出一陣陣尖叫聲,吶喊聲,響成一片。
孫子熊永陽在沙湖
我和妻站起來,朝著兒子和孫子及小龔一家頻頻招手。他們居然看見了,慢慢爬了上來。我們坐在沙山頂上,沐浴著從湖水上吹過來涼爽的風,看著一輪紅日從西天慢慢沉淪。我們脫了鞋,赤著腳,把腳埋在沙里。用手抓起沙來,捏在手里,那沙細細的,白白的,勻勻的,煞是好玩。遠處,還有游人在沙山慢慢攀爬。有一行駱駝載著游客在緩慢行走,駱駝上的騎士正在向路邊的行人招手。行客過后,留下一片駝鈴聲。
下山后,是一條長長的,繞沙山一周的木板棧道。沿棧道,走一段,發現一處奇形怪狀的房子。房子很大,里面很寬闊。這里有商店,有小吃,有騎駱駝的售票處。聽里面的人說,從這里到回去的碼頭很遠。兒子買了兩張票,讓我和孫子騎駱駝,可以少走一段路。但駱駝主人見我手拄一根拐杖,連連說:“不可!不可!”我見駱駝主人沒有商量的余地,就把票給了兒子。我和妻就只好順著木板棧道,一步步慢慢向前走。
一家三代人在沙山陶情
這一段路的確很長,我走了一會兒就走不動了。好在棧道沿途有商店、餐館、美術店和藝術館。我們每走一段路就進店看一看,歇一程。最后,終于與兒子、孫子和小龔一家會合了。在一處小森林里的石頭桌邊坐下來休息。小龔夫婦抱來一個大西瓜解渴。
吃完西瓜,再往前走,不遠處就是碼頭了。
二○二二年十二月二日于廣水